什么是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2018-11-19 11:46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01:22

语音内容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是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率约是10%,在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的时间内出现,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者是肺炎,具有发热、乏力、胸痛、呼吸困难、食欲减退、肢体水肿等症状。本病可能是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具有反复发生的倾向。尽可能减少心肌损伤,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率。该病发生时,可以给予对症的药物治疗,比如阿司匹林,抗炎药物吲哚美辛,或者是止痛剂可待因、吗啡,或者类固醇激素强的松等。如果有心脏压塞的症状,可以行心包穿刺抽液。本病预后良好,大多数为自限性,不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分享:

100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李艳敏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