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质疏松性骨折?

2017-10-25 17:01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骨质疏松性骨折?
02:24

语音内容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医疗护理费用均十分高昂。在骨质疏松骨折中,脊柱骨折、髋部骨折和挠骨远端的骨折最为常见。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减少,骨的纤维结构受损,骨小梁破坏,骨骼的脆性增加,应力低于骨折的阈值,从而就导致了骨折的发生。骨折的发生与骨密度密切相关,而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是明显降低的。发生骨折的诱因,骨质疏松的脊柱骨折多半是在没有较大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比如扭转身体,持物,开窗,咳嗽或者乘车、震动等日常动作中发生。发作时疼痛会突然加重,部分患者是没有疼痛的,还有部分患者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发生自发性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的骨折大多是由于跌倒而引起的。对于发病情况,男性骨折的发生率从65岁开始上升,而女性则从45岁就开始不断的上升,女性骨折占全部骨折的85%,女性一生中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在30%到40%,而男性只有10%到15%。骨折发生的部位比较固定,好发的部位在胸椎、腰椎、髋骨还有桡骨远端和踝骨。

分享:

85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82
刘方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