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处理原则

2019-08-28 23:22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产后出血处理原则
01:38

语音内容

产后出血指产后24小时以内,阴道内有较多的出血,女性在分娩后会有一定量的血液流出,出血量不是很多,如果24小时以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就属于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1、针对引起产后出血的具体原因进行处理,因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产后出血,需要使用缩宫素或者按摩下腹部,促进子宫收缩,因软产道损伤引起的产后出血,应当积极处理软产道损伤,因胎盘残留引起,应当及时清除残留的胎盘组织。2、如果产妇状态良好,经过恰当的处理以后出血停止,不需要再做其他治疗。3、如果产妇失血较多,在止血的同时,应当考虑通过输液或输血的方式,预防或纠正休克。4、因软产道损伤或者宫腔内组织残留,而引起的异常出血,需要同时给予消炎药物治疗,预防感染。

分享:

8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
鹿志霞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