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机制

2019-10-27 18:53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机制
01:11

语音内容

阿司匹林小剂量使用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抗血栓形成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合酶的合成,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及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去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影响血栓的形成。所以临床上该药常常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服用阿司匹林后一周左右,血液中的血小板基本上就被完全的控制住,它的作用可以持续一周左右。因此停药一周后,等到骨髓新生的血小板取代了被抑制的血小板以后,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才会恢复。临床上尽量避免与抗凝血的药物如肝素等联合使用,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

分享:

92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周大亮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