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偏瘫什么药效果更好

2021-04-28 18:2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对于偏瘫的治疗通常包含以下几方面:

1、急性期治疗:急性期越早给予干预通常治疗效果较好,如在发病3-4.5小时之内出现偏瘫,在没有使用静脉溶栓禁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以最大限度的改善缺血半暗带的供血,挽救脑组织。除了阿替普酶之外,尿激酶也可以用于条件受限时的静脉溶栓;

2、机械取栓:患者发病24小时之内,如果累及到大血管,例如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等血管,可以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进行桥接的机械取栓,也能够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减少脑梗塞的面积。通过这样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减轻患者偏瘫;

3、抗血小板治疗:如果错过以上治疗的黄金时间,脑梗急性期的患者可以针对病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偏瘫。

如果到了后遗症期,通过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之后,仍然遗留有偏瘫的症状,这时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可能不及在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建议脑梗患者在急性期给予积极干预,挽救脑组织,尽可能减轻偏瘫的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

分享:

88

相关推荐

痛风怎么治疗效果更好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导致血尿酸水平过高,尿酸晶体沉积在关节内引发的一种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控制病情。1、一般治疗:患者应控制热量的摄入,尽量使体重维持在理想水平。饮食中应避免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等。有限制的使用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如干豆及豆制品、菠菜等,可食用低嘌呤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芹菜、胡萝卜等。同时需要大量饮水,以降低尿液中尿酸浓度,促进尿酸排泄。2、药物治疗: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起到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的作用。在间歇期和慢性期可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片,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中尿酸浓度,也可以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都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通过抑制尿酸合成而降低血清尿酸浓度,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的患者。在患者服药期间注意要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药,不要擅自停药,并注意监测血尿酸,保证血尿酸达标,定期复查。3、手术治疗:对于尿酸晶体沉积引起关节畸形的患者,可使用手术剔除痛风石。"

语音时长02:07''

任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4/05/14收听(49315)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0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