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家庭防控关键

2019-08-21 18:0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细菌性食物中毒家庭防控关键:

1、避免熟食品受到污染:做饭用的器皿、刀具、案板、抹布等需保持清洁、干净,加工、盛放、储存食物的用品、用具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冷藏、冷冻设施、生熟食品必须严格分类、分柜存放,半成品、成品应用保鲜膜等分隔保存,冰箱等冷藏设施要定期清洁;

2、控制温度:一定要烧熟煮透所有食品,尤其是肉、奶、蛋及海产品,外购熟食和隔餐冷藏食品再次食用前需彻底加热,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

3、控制时间:应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用完,储存熟食品要及时冷藏,如在常温下保存应于2小时内食用,冷冻食品不要超过3个月。

分享:

475

相关推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变化,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最近国家卫健委正式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疫情监测、流调、密接管理、疫情处理等不少内容进行了修订。防控方案中指出接触病毒污染物品可造成传播,主要传播途径仍是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但要注意在特定环境下的气溶胶或者接触传播。聚集性疫情修改为5例及以上病例,根据国内疫情流行变化、病例流行病学史强调报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社区的旅行史、居住史,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等,更加精准科学。完善聚焦性疫情定义,根据区分级标准,将聚焦性疫情从2例及以上病例修改为5例及以上病例。增加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要求,增加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查要求,要求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分别进行三次和一次核酸检测。另外,在中高风险地区有了最小单元的划定,并且增加了基因测序的内容,要求各地发生的首例和感染来源不明的病例,以及环境监测发现的阳性标本,应当开展基因测序等溯源工作。另外在入境集中隔离方面,调整7+7、2+1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入境人员在入境口岸接受海关核酸检测后,在入境地集中隔离七天并自费进行核酸检测,原则上在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第五天,检测结果阴性者可转居家隔离七天,并于隔离期满14天自费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另外,冷链列入重点环节防控,也指出隔离场所设置应相对独立,这就是第七版防控方案的更新内容。"

语音时长02:39''

张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0/09/18收听(6613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1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