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介入手术怎么做

2020-02-12 17:5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动脉瘤介入手术从技术上分为三种方式:

1、单纯栓塞,即通过特殊的微导管,即弹簧圈逐个放到脑动脉瘤腔内,诱发脑动脉瘤腔形成血栓,从而防止其破裂出血;

2、支架辅助栓塞,对于有些动脉瘤,其基底较宽,较难对其进行单纯栓塞,这时支架置入就起到较好的效果;支架作用是阻挡弹簧圈移位到血管里,如果用来栓塞动脉瘤的弹簧圈进入血管里,会造成血管堵塞、血栓形成,导致病人发生脑梗死的情况;

3、血流导向装置,即密网支架,这种血流导向装置是一种特殊支架,在金属覆盖率上要远远高于普通支架;如果用密网支架,较多动脉瘤不再需要填塞操作,仅仅把密网支架放到长动脉瘤的血管内即可。

分享:

132

相关推荐

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手术方法:如果瘤径比较小,囊大瘤径小,导管一进去以后很容易填。这种单纯弹簧圈栓塞就可以达到完美的治疗。有一些瘤径和瘤体差不多大,这个时候弹簧圈栓塞,有时候老是跑出来,可以用导丝辅助或者是导管挡在旁边或者是用球囊辅助可以把它填满,这个相对来讲简单一些。有些是宽径的,或者是径大过瘤体,弹簧圈根本没法放的住。这个时候就要改变这种状态,通过放一个支架。因为支架有网孔,支架一铺上去,可以通过钻网孔的方式或者是先把微导管放到动脉瘤里面,支架压到微导管,这个时候放弹簧圈,它有支架挡住就出不来,所以也能达到完美的栓塞。如果不致密栓塞,血流冲击可以导致破裂,所以一定要达到致密栓塞,这是支架辅助栓塞。还有是血流导向装置,有些血管的动脉瘤是非常不规则的,或者是一长段的。采用血流导向装置,用一个非常致密的支架。可能就不填弹簧圈,那些凹凸不平的动脉瘤不填,让血流通过导向装置把压力转移,血流就改善了,不直接冲击动脉瘤壁,它破裂的风险也比较小。通过一两年甚至半年的复诊,发现有73%的病人动脉瘤完全达到闭塞,但这些都是比较贵的器材。"

语音时长02:17''

彭秀斌珠海市人民医院

2018/05/04收听(1362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0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