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确诊方法

2020-04-10 21:0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血管常见疾病,最简单的确诊方法是心电图。心电图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全国及全世界各级医院,包括乡村卫生院都可以做,基本上都可以确诊心律失常。

第二种诊断方法是动态心电图,目前有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48小时动态心电图,主要是用于抓取普通心电图中抓取不到的,比如晚上发作的心律失常。第三种诊断方法是电生理检查,创伤性相对较小,可以在门诊做食道电生理检查。而复杂的心律失常,往往需要住院,一般在二级和三级甲乙等以上的医院,可以通过导管插入心脏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来确诊。

分享:

315

相关推荐

心律失常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心律失常的检查方法有多种,首先体格检查:心脏的视、触、叩、听,对于指导下一步的检查是很重要的手段。第二项检查,常规的体表心电图,是明确病人是哪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在哪,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对于发生频率不太高的病人,常规心电图有时候无法捕捉到相关信息,就要用到长程心电图。长程心电图就是相当于背个手机身上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心电活动的情况,便于寻找到心律失常的一些相关信息。除了这两种外,运动平板试验或者踏车试验,就是运动试验。好多病人心律失常的发病诱因是由运动引起的,有时候静息状态下很难发作出来,就通过运动诱发来捕捉相关信息。食道电生理检查,就是顺着鼻腔、顺着食道送电极到的食道里面,位置贴近心房,用相关的电刺激想办法把平常发生率不高的心律失常诱发出来,捕捉相关信息来明确诊断。心内电生理检查,也就是直接把相关电极插入心脏里面,像探测器一样直接探测来明确病人心律失常的类型、确定部位,以便指导进行治疗。除检查以外,心超检查主要在于明确病因,明确病人的心律失常是不是由心肌病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核磁共振检查也有助于明确心律失常的病因。相关检查主要是在于协助明确病因、指导治疗。

语音时长02:11''

方宏上海市同济医院

2018/07/06收听(2165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0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