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2018-05-02 18:1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排除性诊断,它的主要诊断标准包括:

1、病史:发病前1-3周有前期的感染病史,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肠道感染病史;

2、临床表现:前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的症状;后期表现为心脏损害的症状,比如胸闷、气促、心悸;

3、实验室检查:抽血化验看到心肌酶CK、CKMB或肌钙蛋白明显升高。

分享:

76

相关推荐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分为临床诊断和病毒学确诊。大多数现在采用的是临床诊断方法,临床诊断的标准的有以下几点:1、患者往往会有前驱感染病史,也就是在发病前1-2周可能会有感冒受凉以及拉肚子,这时可能会有病毒侵入从而造成心肌炎症。2、患者往往会有症状,症状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会觉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悸、心慌,具体情况不同症状表现也不一样。3、可以做心电图,患者会出现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比如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如果给患者做心肌损害标志物检查,会发现有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升高,心肌核素显像可能也会有节段性心肌核素显像缺损。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对患者进行临床的初步诊断。但如果进行病毒学确诊要取到相应心肌细胞,也就是要做心内膜活检,而且要取不同部位的心内膜活检进行相应病毒片段检测,甚至做病毒抗体检测,在临床上比较难以实现,所以大多数现在的诊断是依靠临床确诊。病毒性心肌炎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点患者要好好休息,休息可以降低心脏耗氧,对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急性期治疗非常重要。另外,要进行相应营养心肌药物治疗,对心肌炎治疗也非常重要,因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会发生心律失常,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02:23''

寇惠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3/22收听(6839)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判断病毒性心肌炎就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的炎性改变。这一类疾病可轻可重,轻到什么程度呢?轻到患者可能无明显的症状,重到什么程度呢?重到急性的心衰,恶性的心律失常,甚至影响到生命。所以它的临床表现是从轻到重,多种多样的。我们如何去判断呢?首先,既然有病毒感染,患者在出现心脏的症状之前的1到2周,最长不超过4周,有一个前驱的感染疾病史,比如说有过上呼吸道的感染,能够提供出明确的病史,而且在这次感染之后就出现了一系列心慌、胸闷、气短、心悸,甚至胸痛这样的临床表现。从心电图来讲可以出现改变,但是轻的患者心电图也不一定会出现改变。心电图的改变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为心律失常,有的表现为心肌缺血的改变。由于患者很少在急性期来就诊,往往都是在之后,所以我们心肌损伤标记物往往都不特异了。也就是说如果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发作期,我们能够检测到心肌损害,但是如果患者错过了这个时间窗来就诊,我们往往检测不到。超声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不损害到一定程度,超声也是不显示的。强有力的金指标是做一个心内膜的活检,但是这个创伤是比较大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做一些病毒学的检测,来证明他有没有病毒性心肌炎。大家要特别警惕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对于很多小孩来说都是打问号的,之所以打问号,就是因为临床表现不够典型,而客观的证据我们又找不到,能够找到的只是患儿在出现症状之前有过上呼吸道的感染史。这样的情况家长都不要太紧张,只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基本上都不会留有后遗症。而严重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是不会漏诊的,这种治疗反而会更有的放矢。"

语音时长02:35''

董国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17/07/13收听(7272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3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