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是怎么回事

2018-09-22 17:2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最容易复发、迁延不愈的疾病。正常人体血小板数量为10-30万个/mm³,如果患者血小板低于2万个/mm³,则有出血可能。出血的严重程度随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变化,如鼻血、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常见有以下几种疾病: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出血的主要疾病,且治疗比较困难;

2、血友病,可分为甲、乙、丙三型,85%血友病为甲型,是一种性连锁遗传疾病,男性发病,女性不发病,无法治愈,建议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减少磕碰;

3、外伤性出血。

分享:

8

相关推荐

脊髓出血性疾病怎么治?

"脊髓出血性疾病的病因比较多,包括因为脊柱外伤或者穿刺造成的脊髓内血管破裂,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性疾病造成的脊髓内出血,以及脊髓的血管畸形造成的出血,脊髓的髓内肿瘤卒中造成的出血,以及因为抗凝治疗等造成的脊髓出血等。具体而言,我们应根据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急性的脊髓内出血,有明显的脊髓压迫和脊髓受累的一些神经障碍表现的情况,应该尽快进行椎管内探查,清除脊髓内和椎管内的血肿。通过尽早的手术清除,充分减压,患者的预后相对比较好。一般来说,对于脊髓出血三天以上再进行手术的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就不好了。当然,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血肿,如果它的出血原因不明,应该尽早进行脊髓的DSA检查,也就是脊髓的血管造影检查,以便能够明确引起脊髓的原发病,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防止脊髓部位再出血的发生。对于一些症状比较轻,血肿量比较少的脊髓出血,也可以考虑进行保守治疗。当然,在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完善之后,如果明确脊髓的出血是因为动脉瘤、血管畸形或者脊髓动静脉瘘造成的,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来进行处理。这两种方法应该由神经外科医生和介入医生共同探讨,权衡患者的治疗利弊来确定。"

语音时长02:31''

范存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18/02/09收听(8144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5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