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怎么预防黄疸

2018-09-30 20:0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婴儿出生后多数会经历新生儿黄疸,家长会问,怎么可以预防黄疸的发生?建议是多喂养、多哺乳,促进大便的排出,可有效降低黄疸的发生。

有民间传统的说法,比如婴儿照太阳光可帮助退黄,但12个月以下的婴儿,特别是刚出生的婴儿皮肤极其娇嫩,太阳光可能造成晒伤,所以不推荐这种做法。

部分家长会给婴儿口服中成药,促进大便的排出从而降低黄疸的发生,这也不推荐,因为虽然黄疸有所缓解,但中成药可能造成腹泻,进一步会发生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甚至脱水,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最好的建议就是多哺乳、多喂养,促进大便排出,而不是使用民间的偏方。

如果发生黄疸建议大家积极在儿科以及儿保门诊密切的随访,切勿在家自作主张,要多听专业医生的建议。

分享:

97

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黄疸是怎么形成的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个不同类黄疸的病因是不同的。生理性黄疸是和新生儿特殊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是相对增多的,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合胆红素的能力也不足,胆红素排泄的能力还没发育完善,有一定的缺陷。然后肠肝循环的增加,可以导致60%的足月新生儿和80%的早产儿,在生后一周以内可以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病理性黄疸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第一、胆红素生成过多;第二、胆红素代谢的障碍;第三、胆汁排泄的障碍。在病理性黄疸中,胆红素生产过多主要是红细胞的破坏增多、肠肝循环的增加,使得血清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的原因有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感染等。肝脏胆红素代谢的障碍导致的病理性黄疸,主要是由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然后导致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原因是有缺氧、感染、酶的缺乏、药物、甲状腺功能减低等。胆汁排泄障碍主要是由于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的障碍,或者是胆管的梗阻,可以导致结核性的胆红素升高,同时可以伴有肝功能的损害,也可以出现肺结核性胆红色素升高,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胆管梗阻就是胆管阻塞等。"

语音时长02:12''

胡慧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0/05/01收听(6055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8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