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积液能自己吸收吗

2018-11-20 14:3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硬膜下积液,积的是脑脊液。在正常情况下硬膜下不会有积液,因为脑脊液在颅内,大概每一天要产生500-600ml左右,可以通过正常的循环通道循环吸收。在颅脑创伤的情况下,因为蛛网膜破裂,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就通过破口到了硬膜下腔,并在里面积聚,对脑组织产生压迫,而形成硬膜下积液,所以硬膜下积液形成过程是个病理过程。硬膜下积液分以下几种形式:

1、消散型:就是通过CT发现了硬膜下积液,通过观察它会逐渐减少,有部分病人会完全吸收,这种情况常见于中青年人;

2、稳定型:稳定型的病人,就是发现硬膜下积液以后,经过观察,积液没有吸收,但也没有增加,处于一个稳定状态,只要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体征,CT检查也没有明显的占位效应,可以观察,暂时不做外科处理;

3、进展型:就是硬膜下积液经过观察,发现它在增多,并且出现了占位效应,同时病人的症状、体征在加重,这种病人就要做积极的处理,包括钻孔引流术,还包括体内的分流术等等;

4、第四种情况是演变型:就是硬膜下积液,经过观察变成了慢性硬膜下血肿,比较常见的是伤后大概1-3个月的时间段容易出现,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如果量不是很多,占位效应不明显,可以药物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等等,当然要在医院就诊以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明显的占位效应,并且病人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要做手术治疗清除血肿。

总之,硬膜下积液部分病人可以自行消散,但还有部分病人,可以出现病情的转变。所以对硬膜下积液一定要高度关注。

分享:

281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5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