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手术后补液原则

2018-12-24 14:0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糖尿病手术以后的补液原则,包括量的要求和成分的要求。首先从量来讲,一天要补多少液体,我们会根据病人的体重,计算他每天正常的需要量。

因为刚做完手术不能进食的情况下,做完手术主要是针对胃做这个手术,那么胃相当于一个新生儿的胃,所以首先是禁食。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天的量根据他的体重,每公斤体重需要多少量,给他通过静脉补液,补充他所需要的液体量。

具体液体量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体重来计算,所以在这里给不到大家一个具体补多少液体,只是根据他的体重来计算,这是不能进食的情况下。一般到病人的第三天,给病人会适当的吃一些流质饮食,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剔除掉流质饮食,然后再进行补足差额,从静脉补足。

当然口服的量也有计算,每一次进食多少,一个小时进食多少,都会记的比较清楚。但补充些什么东西,尽量补充病人所需要的水分,即氯化钠,一些电解质包括必须的钾,还有必须的三种营养成分。

但是尽量的少补充糖分,主要是以补充氨基酸,补充水分,补充电解质,补充维生素为主,这是补液的范围。

分享:

295

相关推荐

小儿补液原则

"小儿补液的原则,具体介绍如下:一、液体疗法的目的,纠正体内已经存在的对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恢复和维持正常的血容量、渗透压、酸碱度与电解质成分,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二、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如下:1、综合分析病情,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诊断,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时检查结果,判断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性质及程度,以便制定适当的补液治疗方法和实施的方案。2、在实施一体补液的过程中,应掌握三段补液和三定一变的基本原则,即机体分为扩容阶段、快速补液阶段、维持补液阶段。每个阶段都应定补液的量,包括补液的总量及各阶段的补液量,宁少勿多,留有余地,定补液性质或补液成分是,缺啥补啥,先浓后淡。定补液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低渗性脱水可稍快,而高渗性脱水宜稍慢。要根据病情变化及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补液方案。3、计算出各种补液的量,补液的成分都是经验性,只能做粗略的指导,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实际补液时应有余地,不能机械、绝对。由于不同的患儿病情轻重不一,且机体尚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补液时应该注意个体化。各种补充的液体应该分别计算,混合使用,例如腹泻时的脱水纠正等渗脱水、低渗脱水、高渗脱水,而累及损失补量时,应该从理论上分别使用等张液、高张液和低张液。还需要同时注意补液的继续损矢量和生理需要量,所需要的水和电解质。所以要根据上述三项原则,先补量,实际补液时应该等渗性脱水,使用1\/2张液,低渗脱水使用2\/3张液,高渗脱水使用1\/3张的液体。补水时,还要注意酸碱平衡、补钾、补钙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还要防止容量负荷过重,补液要简洁、方便、实用、有效,不要机械、繁琐。"

语音时长03:05''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11/10收听(8187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3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