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禁忌症

2019-01-14 16:2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三大高危病症之一,死亡率非常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尤其是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溶栓治疗和心脏的介入方法治疗。对于溶栓治疗主要是利用溶栓药物进行血管内血栓的溶通作用,它也是有禁忌的,对于急性心梗溶栓的禁忌症主要是见于以下几个方面:

1、1年内有出血性脑卒中的病史;

2、有活动性的内脏出血的情况;

3、有可疑的主动脉夹层;

4、有不能控制的高血压情况,如血压在200mmHg以上;

5、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肝肾功能损害;

6、有出血性系统疾病的情况。

分享:

447

相关推荐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适应症和禁忌症

"溶栓疗法即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药物,将血栓融开,使冠状动脉再通,使心肌重新得到血液灌注。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疗法根据用药的途径可分为冠状动脉内溶栓及静脉溶栓两种。静脉内溶栓不需插入导管,可在一般医院或在急救车上进行,因此使用更为广泛。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及早开展,越早越好,一般认为如心肌梗塞已超过6小时,则效果很差。溶栓的适应症包括持续性胸痛大于半个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的ST段抬高、在肢导导联大于0.1mV、在胸前导联大于0.2mV、发病小于等于6个小时。若患者来院时已是发病后的6到12小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伴或不伴有严重胸痛,仍可溶栓。70岁以上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根据梗死的范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溶栓的禁忌症,两周内有活动出血(包括胃肠道溃疡、咯血)做过内脏手术、活体组织检查、有创性心肺复苏、不能实施压迫的血管穿刺以及有外伤者、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在溶栓前血压仍高于160/100mmHg、高度怀疑有夹层动脉瘤者、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大于6个小时至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包括TIA病)史、有出血性视网膜病变、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病史者。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开通情况,也可以根据心电图ST段2小时之内回降大于50%、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血清CK-MB峰值提前至14小时内,判断溶栓血管再开通与否。"

语音时长02:33''

刘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17/07/14收听(83238)

01:28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方案

现在非常推崇

任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11/01播放(2595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3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