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正确补液原则

2019-04-02 15:1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休克的正确补液原则,如果休克的病人送到医院以后,采取的原则包括:

1、先快后慢:就是要在半个小时甚至1个小时内,输入整个失液量的50%。如果病人失血量已经超过1000ml了,必须要在半个小时内把500ml甚至1000ml的液体灌进去。灌进去这部分液体以后,往后就会逐渐减慢;

2、先晶体后胶体:晶体液指的就是平时输的液体,比如生理盐水,比如平衡液乳酸林格氏液、醋酸林格氏液,这些是晶体液。糖类比如葡萄糖不属于晶体液。胶体指的是人工胶体或自然胶体,人工胶体像706代血浆、羟乙基淀粉,还有聚明胶肽,这些都是人工胶体,还有自然胶体,就是血浆,还有白蛋白,这就是自然胶体。在补的过程中,晶体和胶体是有一定比例的,这个比例也是要按照所丢失的内容、丢失的液体到底是什么确定;

3、见尿补钾:缺什么补什么,需要多少补多少,同时还要兼顾心肺等重要脏器。

分享:

25

相关推荐

小儿补液原则

"小儿补液的原则,具体介绍如下:一、液体疗法的目的,纠正体内已经存在的对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恢复和维持正常的血容量、渗透压、酸碱度与电解质成分,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二、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如下:1、综合分析病情,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诊断,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时检查结果,判断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性质及程度,以便制定适当的补液治疗方法和实施的方案。2、在实施一体补液的过程中,应掌握三段补液和三定一变的基本原则,即机体分为扩容阶段、快速补液阶段、维持补液阶段。每个阶段都应定补液的量,包括补液的总量及各阶段的补液量,宁少勿多,留有余地,定补液性质或补液成分是,缺啥补啥,先浓后淡。定补液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低渗性脱水可稍快,而高渗性脱水宜稍慢。要根据病情变化及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补液方案。3、计算出各种补液的量,补液的成分都是经验性,只能做粗略的指导,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实际补液时应有余地,不能机械、绝对。由于不同的患儿病情轻重不一,且机体尚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补液时应该注意个体化。各种补充的液体应该分别计算,混合使用,例如腹泻时的脱水纠正等渗脱水、低渗脱水、高渗脱水,而累及损失补量时,应该从理论上分别使用等张液、高张液和低张液。还需要同时注意补液的继续损矢量和生理需要量,所需要的水和电解质。所以要根据上述三项原则,先补量,实际补液时应该等渗性脱水,使用1\/2张液,低渗脱水使用2\/3张液,高渗脱水使用1\/3张的液体。补水时,还要注意酸碱平衡、补钾、补钙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还要防止容量负荷过重,补液要简洁、方便、实用、有效,不要机械、繁琐。"

语音时长03:05''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11/10收听(8187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7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