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可预防胃癌

2019-07-12 16:5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预防胃癌除了早期检查,比如胃镜检查,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饮食规律;

2、注意个人卫生,少吃或不吃腌菜,少吃烟熏和油炸食品,不吃霉变的食物;

3、不吸烟、少饮酒;

4、规范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5、积极治疗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与胃癌有密切的关系,是癌前病变。由胃溃疡恶变的胃癌占5%-10%,胃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的癌变较单发性息肉要多见,胃息肉直径超过2cm的显示有恶变倾向,恶性贫血与胃癌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患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多发腺瘤性息肉、恶性贫血的人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治疗,消除癌前病变,预防胃癌的发生。

分享:

438

相关推荐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从几个方面去调整:饮食,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蔬菜,多饮水。需要注意的是每顿餐保持七分饱,早晨要吃饱,以清淡的,比如粥类、面包或者牛奶,较为简单。而中午要吃好,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鸡肉、鱼肉类的动物蛋白,还有多食用蔬菜,尽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如饮料、主食类的米饭或者馒头。而晚上吃七分饱就可以,并且晚饭不能太晚,一般5点左右需要进食,但是7点之后就不可以再吃东西了,它会增加脾胃的负担,日久会形成肥胖。多喝水,濡润肠道,保持肠腑的通畅。还有就是运动,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运动状态,这样可以增加气血的流通程度,如果长久不运动会发生气滞血瘀,气血运行缓慢,会引发许多疾病。还有起居,要通过一个顺应四时四季的起居习惯,比如冬季天亮比较晚,我们可以稍晚一点,6点左右起床,夏季天亮比较早,可以5点左右起床。通过四时四季的变化起床,是根据太阳升发而人体阳气升发的原理,如果起床太晚,会出现阳气抑郁,阳气不展,会影响气血的生成,气血的化生,气血的运行。不要熬夜,尽量在10点之前就睡觉,夜间如果睡太晚会耗伤体内的阳气,耗伤精血。还有节制房事,切不可太贪多房事,这样会损耗肾精。

语音时长02:22''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18/12/03收听(71502)

怎么预防胃癌

"怎么样预防胃癌?要讲到胃癌的病因。胃癌的病因,主要是由一般胃癌并发在慢性胃病的基础上,特别是胃溃疡。胃溃疡的三大并发症,第一胃癌,第二穿孔,第三出血。所以胃溃疡的病人一定要彻底治愈。一旦发现胃溃疡,治疗两个月一定要复查胃镜,要每隔3-5年复查一次胃镜,看溃疡有没有治愈。其次有慢性的胃病反复,不容易治愈的胃病,一定要去查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个致癌的病因,但不是每一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病人都容易得胃癌。有胃癌家族史的病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把它清除。所以胃癌的病因,一个是慢性胃炎,反复治不容易治愈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强调,不是所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病人一定要得胃癌,只能说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病人,而且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其中一个分型,独立比较强的这个分型,它才是一种致癌的病因。其次的病因还有饮酒,长期吃过辣、过烫、过凉饮食,这些不良习惯的这些诱因,还有不规律饮食,不吃早餐,饥一顿饱一顿,这样容易引起胃炎。胃炎反复不愈,容易导致胃癌。我们发现,含亚硝酸这一类食物,比如亚硝酸盐,长期吃这一类食物也容易得胃癌,这一类食物包括哪些呢?储存比较长的这一类食物是腌制的食物,不要长期吃,再一个发霉的食物,比如含一些黄曲霉,容易含毒素这一类食物也容易引起癌变。"

语音时长02:36''

陈欣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06/28收听(16550)

如何预防胃癌

"因为胃癌是在慢性胃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第一个方面它的预防就是要积极治疗慢性胃病,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我们更要重视,尤其是在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时候,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二个我们需要重视的需要预防的就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因为幽门螺杆菌的与胃癌有密切的相关性。据流行病学调查,在胃癌的高发区的人群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很高。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的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要重视胃溃疡的治疗,因为胃溃疡与胃癌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胃溃疡是胃癌的主要的一个发病原因,如果病人患有胃溃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正规的治疗,并且要定期的复查。第四个方面,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不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吃过于辛辣的食物,像浓茶、咖啡都要注意适度,饮酒的要适度不酗酒,也少吃油炸的食物,不吃变质霉变的食物。第五个方面,我们一定要重视定期的复查胃镜,很多的人都认为胃镜检查很痛苦,所以有了胃病以后往往害怕胃镜检查。实际上现在的纤维胃镜管子很细,也很柔软,特别是现在的无痛胃镜的开展,所以复查胃镜的痛苦已经不是问题。"

语音时长02:02''

冀爱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04/18收听(7709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1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