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收缩功能减退怎么治疗

2023-06-01 09:42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治疗心脏收缩功能减退有三种药物,又称三驾马车:

1、RAS系统的拮抗剂:所谓的RAS系统拮抗剂,即临床上常用的某某普利或者某某沙坦这一类药物。最近几年又有了一种新的药物,是沙坦类的药物和脑啡肽酶的抑制剂 ,两个组合到一起的药物,这是治疗心收缩功能减退最重要的药物;

2、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目的在于减慢心率、降低心肌的收缩力、减慢传导,最终使心脏的负荷下降;

3、醛固酮受体的拮抗剂:醛固酮受体的拮抗剂同样属于神经内分泌抑制的治疗,因为当心脏收缩功能减退时,机体就会伴随着交感神经和RAS系统的激活,而RAS系统的激活对心脏的扩大影响非常大,所以要拮抗交感神经和RAS系统。

分享:

79

相关推荐

心脏功能减退能恢复吗

  心脏功能减退能否恢复,取决于心脏结构是否发生变化,并不能一概而论。心功能减退者的心房、心室等结构如已发生不可逆性改变,如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且治疗...

郑春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2020/04/03阅读(3932)

肺功能衰退引起心脏功能减退叫什么

"肺功能衰退引起呼吸衰竭导致的心脏功能减退,医学上称之为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依据肺部疾病导致心功能减退产生的速度,或者依据导致肺心病的是急性肺部疾病,还是慢性肺部疾病,肺心病又可以被分为急性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以慢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心病的发生率最高,各种慢性支气管、肺、胸膜、脊柱或胸廓的疾病,都可能因为慢性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以右心功能不全为突出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肺心病。依据肺部疾病导致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可以将慢性肺部疾病分为阻塞性、限制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的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最常见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疾病,主要类型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一旦导致不可以逆转的阻塞性肺气肿,也可以导致肺心病。支气管扩张反复感染同样可以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比较常见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肺叶切除,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毁损肺,各种类型的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性的纤维化、结节病、大面积胸膜钙化、胸膜增厚等,胸廓和脊柱畸形导致肺膨胀受限,同样可以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此外,长期生活在高原,空气稀薄,且含氧量低,也可以引起肺源性心脏病。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肺心病的突出特征是右心功能不全,但并不代表左心功能不受影响。肺功能引起的慢性缺氧可以先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功能不全,继续发展加重就可能波及左心导致全心衰。8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因肺心病死亡患者尸检显示约60%的合并有冠心病。"

语音时长03:13''

宋志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21/08/24收听(6829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8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