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肌萎缩怎么办

2020-02-11 19:1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脊髓空洞症是由于脊髓损伤,导致对肌肉的营养和支持作用减退,所以往往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肌肉萎缩以后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功能障碍。手部肌肉萎缩,手就没有力量,手部运动就会产生障碍;下肢肌肉萎缩,下肢运动就会发生问题。所以肌肉萎缩是脊髓空洞中的重要表现,也是严重威胁病人健康的症状。现代医学对脊髓空洞症产生的肌肉萎缩并没有较好的方法。
但是在中医,则有其一定的特长。脊髓空洞症的病变部位在脊髓,正好和中医督脉循行一致,所以中医强调应用填精益髓,充养督脉的方法治疗。脊髓损伤通过充养督脉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对营养、肌肉的支持力度。同时配合肌肉的定向治疗,对局部肌肉恢复可产生一定的效果。所以内外兼治,既治脊髓神经,中医督脉又要治外部肌肉。配合病人的合理康复训练,有助于脊髓空洞病人肌肉萎缩在一定程度上的恢复。这也是中医治疗脊髓空洞症的要点和特点,有助于脊髓空洞病人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分享:

166

相关推荐

肌萎缩的治疗

"肌肉萎缩主要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所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常见的导致肌萎缩的病因主要是有四大类,一、神经源性肌萎缩,比如像截瘫病人。二、肌源性肌萎缩。三、废用性肌萎缩,比如常见的脑出血、脑梗塞后遗症,病人活动受限,一侧肢体偏瘫,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四、还有其他原因导致的肌萎缩。肌肉营养状况除了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的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肌萎缩的病人由于肌肉萎缩,肌无力而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肺炎,褥疮等。再加上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的症状,给患者的生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肌萎缩的病人除了要请医生治疗之外,自我调治十分重要。一般主要是包括积极控制血糖,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是食物来控制血糖,也可以进行物理疗法,比如增加肌力锻炼、步行训练、温浴、推拿、按摩、针灸等。药物方面主要是通过服用B族维生素,比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联合应用;各种止痛药物的应用,对缓解疼痛是有帮助;值得注意的是还可以选用阿米替林、丙米嗪、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这些药物对于减轻病人的疼痛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语音时长02:14''

王停停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8/21收听(2273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3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