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引起截肢吗

2020-11-16 09:5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会存在明显临床表现,如下肢肿胀、疼痛、肢体发热。如果血栓负荷较大可能会有全身反应,如全身轻微发热等表现。绝大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不会影响到肢体动脉血液供应,所以一般情况不会引起截肢。

但对于特别严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股青肿或股白肿的两大类患者是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到下肢动脉血液供应。动脉血液供应减少后,肢体远端会造成缺血,严重缺血可能引起肢体坏疽,可能会引起截肢。所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严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积极主动治疗,尽可能清除血栓,快速消肿,减少对动脉血液供应的影响,从而降低患者截肢风险。

肢体截肢一般主要是因为肢体存活受到影响,常见原因如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影响动脉血液供应,造成动脉缺血的股青肿或股白肿可能会造成截肢。其它原因如外力原因,严重车祸、创伤影响肢体存活,可能需要截肢。但单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截肢的可能性较小。

分享:

305

相关推荐

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吗?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它指的是血液非正常的在深静脉里面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的形成大多发生在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手术以后,致病的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后除了少数能够自行消融或者局限在发生部位以外,大部分都会扩散到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如果不能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成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些病人可能会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作为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使用B超、多普勒超声是能够明确诊断的,再加上下肢有明确的肿胀、疼痛以及压痛,就可以明确诊断了。它主要的影响在10%-17%的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明显的症状,有下肢的肿胀,局部深处的触痛和足背屈疼痛。最严重的临床特征和体征就是肺栓塞,死亡率可以高达9%-50%,绝大部分死亡病例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之内死亡的,多见于术后外伤,晚期癌症昏迷和长期卧床的病人。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对所有下肢大型手术的病人都应该进行。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术后在小腿下面垫枕头,从而影响小腿的深静脉回流,鼓励患者的足和脚趾经常的主动的活动,而且嘱其多做深呼吸以及咳嗽动作。还有让病人尽早的下床活动,必要时穿医用的弹力袜,对术后的年老或者是心脏病患者要更加的重视。"

语音时长02:43''

杜小柱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07/31收听(2037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4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