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检查报告怎么看

2021-06-28 13:1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骨密度检查,一般做腰椎的1-4节椎体骨密度和髋关节的骨密度,一般观察T值和Z值,50岁以上人群观察T值,50岁以下人群大部分观察Z值,即年轻人依据Z值,老年人依据T值。一般T值>-1,表示骨量基本正常,如果T值-1到-2.5,表示骨量减少,如果T值≤-2.5,可以诊断为骨松症。如果T值≤-3.0,可以诊断为重度骨松症。如果是年轻人做手腕骨密度或足跟超声骨密度,结果仅仅具有筛查意义,没有诊断意义。一般做的是双光能骨密度,诊断正确率比较高。

同时也应该注意,骨密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老年人会伴有骨质增生,会伴有韧带骨化,造成关节的硬化,从而影响骨密度检查,会显得骨密度比较高,实际是假性的高,所以应该注意结果判读。显示骨量减少的患者,仍可能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所以应该及时补充钙,做好基础治疗。同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个体化抗骨松治疗方案,才能预防骨质的流失,避免骨折的发生。

分享:

8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4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