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消化不良怎么回事

2021-02-01 09:4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长期消化不良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胃肠道疾病,长期消化不良首先需要排除一下是否本身有胃肠道的疾病,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胆囊炎、胆结石,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器质性疾病;

2、遗传因素,有些人因父母亲有此方面问题,故子女也可能有长期消化不良的情况;

3、情绪变化,长期心情不好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饮食不节、没有规律,比如暴饮暴食,常吃油腻、油炸食品等,均容易导致长期消化不良;

5、不良嗜好,如长期抽烟、喝酒、熬夜,也容易导致长期消化不良。

若想改善长期消化不良情况,要戒除不良嗜好,多吃清淡易消化食品,严重者还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分享:

440

相关推荐

长期消化不良的症状

"长期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下:1、腹痛、腹胀:应该是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被人察觉到,一般腹痛、腹胀的情况会产生便意,需要即刻排便,有些人还会有恶心、呕吐的情况,出现长期消化不良,会有腹痛、腹胀以及腹泻的症状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医治,会严重威胁身体健康,而且长期消化不良的患者还会出现失眠、焦虑的情况,时间久了会导致抑郁症。2、腹泻:消化不良可能会伴有腹泻,大多数人的腹泻都是间歇性,少数患者没有腹泻,会伴有便秘的情况,甚至伴有眩晕。有的人在胃肠功能不好时会出现眩晕现象,比如头晕、身体虚弱等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要多休息,持续一段时间的清淡、无刺激饮食,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3、其他症状:因为全身性疾病导致的消化不良,如果消化道疾病导致消化不良,可以出现中上腹进食后加重,中上腹隐痛引起恶心、食欲减退,出现口臭、打嗝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甚至出现腹泻。如果全身性疾病导致的长期消化不良,比如尿毒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除了有少数消化不良的表现,还可以出现原发病导致的症状,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消化不良,可出现浮肿、怕冷等。因此发现有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明显,或者消化不良伴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02:21''

董晓锋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2023/03/22收听(3135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5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