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蚊子咬后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2021-08-09 17:2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登革热是由蚊子叮咬传播的热带疾病,主要的病原体是登革病毒。登革病毒有4个血清型,分别是1型、2型、3型和4型。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以发现,2型最为多见。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特点,在整个流行的区域内调查发现,伊蚊特别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蚊种。

在日常可以看到黑白相间的花腿蚊子,就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中间宿主。登革病毒是在蚊子体内先分裂、繁殖,然后进入蚊子的颌下腺,也就是分泌唾液的部位。当病毒进入到蚊子体内10-11天后,蚊子在叮咬另外的人时,就可以传播登革病毒。登革病毒在患者的体内表现的临床症状,基本上是在1-2周。

实际上登革病毒可以在患者体内,最长存在6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在6个月内,如果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再叮咬患者,有可能使得病毒再次进入到蚊子体内,从而在人群当中,形成登革病毒的传染性循环方式。所以在疫区时,一个是要保护自身避免被蚊虫叮咬,另一个是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灭蚊工作,减少登革热的流行。

分享:

17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5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