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2020-08-28 18:1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是机体对乙肝表面抗原产生的一种中和性、保护性抗体,可以阻止乙肝病毒进入正常肝细胞。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滴度过低,病毒入侵量又较大,即传染源的病毒载量较高时会感染乙肝病毒。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保护自己不被传染乙肝病毒的措施,不是远离传染源,也不是切断传播途径,而是接种乙肝疫苗。

作为基础免疫,胎儿刚生下来就要注射乙肝疫苗,即016防疫方案,第零个月打一针,第一个月打一针,到第六个月时再打一针。观察其乙肝表面抗体是否产生时,在第二针打完一个月时就可以检测。特别是在家族里有乙肝患者,又有老人和儿童,特别是儿童的乙肝五项是全阴,此时要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现在对乙肝表面抗体有新认识,即以前表面抗体滴度较低<100mIU/ml时会出现感染,最新研究显示只要出现过乙肝表原抗体,即使滴度没有达到100mIU/ml,再次接触乙肝病毒时仍然有保护力,所以没有必要盲目的加强乙肝疫苗。

分享:

446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7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