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息肉的最佳方法

2023-08-28 10:4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治疗胃息肉的最佳方法,是内镜下进行切除。目前胃息肉的治疗方面,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差,通常通过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内镜下切除和外科切除。但外科切除基本不做考虑,因为即使是较大的胃息肉,多数也能在内镜下进行切除,除非部分合并癌变的息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胃息肉多为增生性息肉和胃底性息肉,此类息肉的癌变率较低,通常无需进行处理,可以暂时随访、观察。如果其明显增大,或合并癌变时,才需进行内镜下治疗。此外部分幽门螺杆菌患者,会合并增生性息肉。对于此类患者,可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进行治疗,通常息肉可以消退。

分享:

25

相关推荐

胃息肉怎么治疗

"所谓的胃息肉指的是发生在胃腔内胃黏膜上皮当中的隆起性病变。包含的种类有三种:第一、炎性息肉,第二、增生性息肉,第三、腺瘤性息肉。在发生的角度而言,炎性息肉是由于胃腔中的炎症导致炎性细胞进入到黏膜层、黏膜下层所引起的隆起。如果,病人的病理诊断能够确定是增生性息肉或者是腺瘤性息肉,这样的病变有一定的恶变几率。因此,对于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一般意义上而言,息肉治疗通常指的是有创治疗手段。对于炎性息肉的治疗,可以通过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或者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有一部分人群通常经过抑酸护胃以及抗用螺杆菌治疗以后,息肉的大小隆起程度能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甚至消失,但是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很少能够通过药物的干预得到完全的消失。所以胃息肉治疗立足于有创性治疗,也就是所说的内镜下的治疗手段。息肉的治疗有两种手段:第一、黏膜切除术,就是EMR;第二、黏膜下层的剥离术,ESD治疗。这两者都通过胃镜的操作,在胃镜的活经孔道进入手术操作器械,将已经发生病变的黏膜层进行完全的切除。这样的切除范围包含了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治疗的效果是比较彻底的。通常胃息肉的治疗经过胃镜的检查以及操作以后能够得到完全的根治。除了原发的部位以外,有部分病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可以在其它部位发生新发的息肉,这就需要病人进行及时的复查。一般进行息肉切除以后,大概在第6个月以及第18个月或者12个月的时候要进行胃镜的复查,以预防复发或者是处理新发的息肉。"

语音时长02:26''

朱庆曦武汉市第三医院

2018/07/12收听(8781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5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