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护理原则

2019-12-09 15:5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老年痴呆的护理原则如下:
1、环境护理:环境护理由于患者出现定向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因此,无法辨别方向,对于周围环境和物品识别能力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人,一旦外出应锁好大门,避免患者外出走失,在窗户外安装护栏,避免患者由于幻听而越窗,导致意外伤害,做好特殊标记,帮助患者辨别方向,使其能够轻易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2、康复护理:人的大脑、四肢以及躯体一旦长期不用,可能会出现功能性退化,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活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帮助其大脑思维进行锻炼,做到循序渐进。针对轻度痴呆患者,应逐渐指导其从他人护理变为自我护理,建立条件反射,使得患者进行简单家务劳动,包括洗碗、拖地等,尽可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带领患者多参加文娱活动和康复训练,比如慢跑、散步、气功等,使患者与亲人保持接触,加强沟通和交流,预防其语言机能衰退以及精神退缩;
3、心理护理:虽然老年痴呆患者的脑部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各方面能力减退,但是意识却仍然存在,其内心仍然保持着情感和自尊,所以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应注意其心理感受,多表现出爱护、耐心、细心、关心,并嘱咐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让患者家属了解,虽然患者表面看似无法交流,其实内心渴望,进而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庭温暖和支持,改善其预后。

分享:

196

相关推荐

老年痴呆的护理方法

"护理是痴呆诊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的原则是延缓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痴呆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其护理要点也不一样。对于轻度痴呆的患者,因为他的认知功能还有一定的保留,所以对患者开展认知记忆等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记忆,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并且需要注意对患者安排合理、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分配他的休息与活动的时间。到了痴呆的中期,患者的记忆、语言、计算以及决策等功能都有了明显的降低,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精神行为的异常,这时保证患者的安全就是第一要务。护理人员要注意评估患者生活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如一些药物的摆放,还有火、煤气以及电源和插座等。另外要注意禁止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走失。对于中度痴呆的患者还应重视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可采取语言、肢体语言、倾听等多种手段。对于重度痴呆的患者,此时患者的认知语言理解等已严重受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常会出现易激惹、激越等精神行为的异常。此外,重度痴呆的患者因为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常会出现压疮、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卧床并发症,这也是晚期痴呆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此种情况,对于晚期痴呆的患者,应注意降低这种并发症,保证患者的营养,预防压疮,防止关节畸形以及肌肉萎缩等。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要注意避免患者的呛咳,必要时可留置胃管。"

语音时长02:04''

周知中日友好医院

2018/01/16收听(5783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1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