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封堵房缺的危害

2021-07-13 14:3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而进行介入手术可以不开胸,即通过外周血管穿刺将封堵伞释放在房间隔缺损左右两侧,可以通过夹住房间隔缺损边缘达到治疗目的,通常没有较大危害。但在部分情况下,介入封堵可出现危害,常见于以下几种:

1、损伤外周血管:如穿刺时或送导丝、拉导丝过程中,有可能造成血管壁损伤,导致局部出血、水肿或血管内产生血栓;

2、损伤心脏瓣膜功能:如果患者房间隔缺损过大,位置偏高或偏低,或者房间隔缺损边缘比较薄弱、位置不固定,并且边缘距离上腔静脉或者下腔静脉较短时,封堵伞在夹闭房间隔缺损过程中可出现脱落现象。所以当房间隔缺损较大、位置偏低,且选择的封堵伞比较大时,可能影响心脏瓣膜功能。

总之,当患者具有良好适应症以及手术医生经验丰富的条件下,介入封堵手术通常并无危害。目前多数房间隔缺损都可通过介入方法进行封堵,无需开胸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分享:

34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0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