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补肾健脾的中成药

2021-06-20 21:2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疏肝、补肾、健脾的中成药常见有逍遥散类药物及六味地黄类药物等,具体如下:

1、疏肝:疏肝类较多,因干预较常见,一般主要以逍遥散类为主。若有火可能加去火药物,如加味逍遥。若瘀滞较严重,加上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的红花逍遥对疏肝有较佳作用;

2、补肾:补肾类分为补肾阴为主和补肾阳为主,一般以肾阴为主的为六味地黄类药物,如六味地黄丸。若火气较重,眼睛出现干涩、眼部炎症或视物不清,若下焦为阴虚,可用知柏地黄进行治疗。同时若肾阳虚可用精锐肾气进行治疗,在六味地黄的基础加上壮阳气的药物;

3、健脾:若脾的运化功能存在问题,如消化不良、腹胀,一般用人参健脾丸或健脾丸。若统血功能不足或营养功能不足,出现记忆力减退、神疲乏力、失眠等血虚症状,用归脾丸进行治疗。

分享:

77

相关推荐

补肾的中成药有哪些

"补肾的中成药在临床上是非常多的,常用的有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是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等八位药组成,主要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的症状。另外还有一个常用的大家都知道的药,就是地黄丸一类的药物,最常用的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阴虚症状比较明显的。另外还有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知柏地黄丸比较注重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的病人;桂附地黄丸,它里面增加了肉桂、附子,温补肾阳的作用会比较明确一些,主要是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状的病人;杞菊地黄丸,是在地黄丸基础上增加了枸杞和菊花,具有滋养肝肾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肾阴亏所导致眩晕、耳鸣、眼睛干涩、怕光症状的病人;麦味地黄丸是在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麦冬、五味子,具有滋肾养肺的作用,主要用于肺肾阴虚表现有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等症状的病人。另外还有很常用的一个药叫做七味都气丸,也是在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五味子,具有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肾不纳气所导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小便频数等症状;还有一个济生肾气丸,济生肾气丸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牛膝和车前,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作用,主要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导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等症状。"

语音时长02:49''

李卉长治市中医院

2018/05/09收听(4149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0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