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2021-05-06 18:12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包括体外循环下的心内直视修补手术和微创伞封的介入封堵手术。手术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缺损部位以及是否合并其它畸形来决定。因为室间隔附近的结构相对重要、复杂,如传导束、心脏瓣膜等,介入伞封会在进程中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目前室间隔缺损常选择体外循环下直视的手术。手术位置相对安全的患者,经过外科医生评估后,可以选择微创伞封介入封堵的手术。

除手术方法的选择外,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和预后有很大关系。0.5cm以下,位于膜周部的室缺可以自愈,建议患者在门诊随访到5-6岁,即学龄前期,如果此时没有自愈,则应选择手术治疗。另外,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或生长发育落后的患儿应提前进行手术。1cm以上大型的室间隔缺损,或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建议尽早手术。

分享:

221

相关推荐

室间隔缺损手术时机的选择?

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怎么选择?对于小的室间隔缺损,三五毫米的室间隔缺损,可以等到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再来做手术。对于大的室间隔缺损,膜周的一公分、七八毫米的,规律的内科治疗,强心利尿治疗两周以后也可以治疗。一般孩子生长发育还行,没有反复的感冒、肺炎,最好在6个月以上做手术,可以选择右腋下小切口做手术,安全也美观,比较隐蔽。对于孩子生长发育非常糟糕,反复的肺炎,这些孩子需要及早做手术。但是这些孩子术后的恢复也会比较慢,花费会更高。对于干下室缺来说,它是一个特殊的类型,干下室缺主要位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下,孩子由于缺损位于主动脉瓣下,主动脉瓣下的结构有结构的缺失,这种孩子容易出现主动脉瓣的反流、脱垂。一旦发生脱垂以后,对孩子的长期愈后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孩子家长一定要注意。如果发现孩子有干下室缺,没有主动脉瓣的反流,可以继续观察,一般6个月到一岁,这个时间段做手术比较适合,一旦孩发现了孩子有主动脉瓣的反流,及早就诊,及早手术。通过手术以后,可以通过修补室间隔缺损把主动脉瓣底下结构的缺失重建起来,可以延缓主动脉瓣的进一步发展,孩子愈后一般是很好的。但是有些孩子,主动脉反流已经非常严重,这种孩子就涉及到成人以后要换瓣了,问题非常严重,家长一定要注意。而且对于干下室缺这种特殊的疾病,是不适合做介入封堵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特别的关注一下。

语音时长03:37''

刘爱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17/07/10收听(4583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3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