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睡眠障碍症的药物有哪些

2021-08-27 14:4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治疗睡眠障碍的药物,分为西药、中成药和某些中药等,常见的药物类型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一、西药:

1、第一代安眠药:即水合氯醛,其副作用太大,目前已经基本淘汰;

2、 第二代安眠药:如去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等,虽然上述药物的价格较便宜,但长时间服用可能存在成瘾性,可能造成较重的戒断症状,患者在次日白天可能发生某些后遗症,容易出现嗜睡或乏力、没有精神等;

3、第三代安眠药: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等,其优点是患者次日的后遗作用相对较小,不容易成瘾而容易戒断;

4、褪黑素:由松果体分泌,可以缩短患者的入睡时间, 也可改善睡眠质量。

以上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存在影响患者记忆力的副作用。

二、中成药:

百乐眠、舒眠胶囊或甜梦胶囊等,也可以进行临床试用。

三、中药方剂:

如中医科开出的具有调理神智、安神作用的方剂,也可进行临床应用。

分享:

63

相关推荐

睡眠障碍症怎么治疗

"睡眠障碍症的治疗包括三大方面:第一、了解睡眠障碍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第二、需要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第三、药物治疗。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失眠会有特定的原因,比如倒时差或因为焦虑、抑郁等原因,这时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2、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是优于药物治疗的,因为药物治疗会产生副作用,甚至依赖,所以首选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纠正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以及进行有效的睡眠限制、缩短卧床时间、增加对睡眠的渴望,从而提高睡眠效率,还要刺激控制法,是在产生睡意时才睡觉,不在床上或卧室进行与睡眠无关的活动,比如看电视、玩手机等,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认知行为疗法还包括松弛疗法和音乐疗法,总体是让失眠者能够尽可能的放松身心,以达到能够入睡的作用。3、药物治疗,包括苯二氮卓类、褪黑素类、Z药以及抗焦虑和精神病药,最常应用的苯二氮卓类,比如安定类、艾司唑仑等,这些药物长期应用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疗效减退和对药物进行依赖。Z药里面的佐匹克隆或唑吡坦是速效安眠药,没有第二天的疲劳、困倦的不良反应,以及没有苯二氮卓类的比较常见的药物依赖性,可以用于短期失眠患者的治疗。如果伴有焦虑、抑郁或精神疾病,要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失眠症。"

语音时长02:57''

刘建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2020/04/21收听(84502)

睡眠障碍的药物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它有很多原因,有的是重型精神疾病的伴随症状,比如说分裂症的伴随症状,有大量的幻觉、妄想,所以睡不好;还有可能是躁狂症的表现,精力很旺盛,对睡眠的需求减少,不需要睡,精力也很旺盛;还有一种是抑郁症,很焦虑,觉得活着没意思,睡不好。所以对这些情况的病人首先要治疗原发疾病,比如分裂症要控制幻觉、妄想,躁狂症要控制躁狂,抑郁症要控制抑郁 ,把这治好了睡眠它才自然好了。排除了这些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单纯的睡眠障碍可以用对应的药物,我们叫镇静催眠药,镇静催眠药它就分为两种,我们有传统的叫苯二氮卓类,老百姓叫安定之类的。它有长效的安定,有短效的安定,短效的安定就是对于难入睡的病人,我们可以用短效的。对醒的早的病人,或者睡眠过于反复醒的病人就建议他用长效的苯二氮卓的药物,这是苯二氮卓类。我们现在还有新型的镇静催眠药叫三唑类,叫佐匹克隆还有唑吡坦,既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它的特点就是成瘾性比较低,就是不容易上瘾,我们老百姓都知道,安定都容易上瘾,新型的镇静催眠药它不容易上瘾,副作用也比较小,比如说有一些药物吃了以后它不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对第二天的认知功能影响也很小。所以我们尽量选择这种副作用小的药物,这需要专业的医生去判断。"

语音时长02:28''

朱军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2017/08/23收听(3892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3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