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019-08-22 17:1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新生儿在出生以后不久就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的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这个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一般患儿多于生后4-6小时以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青紫以及吸气性三凹征,严重的可能会发生呼吸衰竭。

RDS的发病率与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的孩子,病死率比较高。一般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主要分为产前预防和产后预防。一般产前预防主要针对早产,早产孕妇在分娩前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一般给予地塞米松,以促进胎儿肺的发育,预防早产儿出生以后发生RDS或减轻RDS的症状。

产后治疗主要是指对出生以后有呼吸困难表现,需要有创和无创呼吸支持的早产孩子,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补充,以减轻RDS的发生或减轻症状。一般用于产前,孕妈妈没有进行预防的一些婴儿。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婴儿生后3小时以内给药。

分享:

13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9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