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是什么

2021-09-26 14:0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甲肝病毒)感染人体后,所导致的肝脏急性炎症、急性损伤甚至坏死。甲型肝炎的表现为急性黄疸性肝炎,甚至可以导致肝脏功能衰竭。甲肝病毒通常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健康人体的体内定居、繁殖,侵入肝脏或导致肝脏发生急性炎症损伤甚至坏死,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肝脏损伤较重的患者,可能导致肝脏的解毒功能变差、代谢胆红素的能力下降,从而出现黄疸。

黄疸的临床表现,是眼睛黄、尿黄,化验肝功能可能存在明显受损表现,如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转氨酶急剧升高。此外严重患者由于代谢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可以出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出现明显升高。严重的甲型肝炎患者,可以表现为肝功能衰竭,除肝功能受损表现外,还可以出现凝血功能下降,甚至出现肝脏昏迷,即肝昏迷。因此甲型肝炎的患者,多数在急性期可以通过治疗痊愈,少数患者可能由于肝脏功能衰竭而死亡。

分享:

32

相关推荐

甲肝是什么病毒感染引起的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一个急性的肝功能损伤,大多数的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呈现隐性感染,也就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在体检的时候可以获得甲肝的抗体阳性,这种情况称为甲肝隐性感染。在感染之后也有一小部分患者会出现肝炎的症状,包括有发烧、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尿黄、眼黄等。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比较轻症的,但是也有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重症的表现,称之为急性肝衰竭。这种患者可能在感染病毒之后很短的时间,两周之内就出现神志障碍,这时可能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黄疸迹象,但是肝性脑病出现的非常早,脑水肿比较明显。这种情况下预后不好,可能需要积极进行肝脏移植才能够挽回生命。还有一种类别的甲肝,可以导致肝内胆汁淤积,这类患者病程相对来说比较长,表现以黄疸升高为主,伴有皮肤瘙痒。化验检查发现有高胆红素血症,而且直接胆红素比例超过70%,这类患者可以看到肝脏内的胆道系统比较毛糙,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等高胆红素血症的表现。这种情况需要在早期使用激素,或者使用活血化瘀类的中药对患者进行治疗。现在的肝内胆汁淤积,也有相应的药物,比如像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之类的药物,专门针对肝内胆汁淤积,治疗的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语音时长02:27''

王艳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0/04/25收听(9646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6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