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过敏性休克的机制及防治原则

2019-08-12 09:4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绝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外源性抗原物质,如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成为了全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IgE抗体,其中IgE的量因体质差异较大;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细胞特性,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靶细胞结合;当同一抗原物质再次与致敏的机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广泛的Ⅰ型变态反应;各种炎症细胞释放的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组织器官水肿、渗出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其防治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病人采取休克卧位吸氧,保护患者呼吸道,病人未脱离危险前不能挪动: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意识、瞳孔变化等情况;
2、给予抗过敏药物,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小儿应给0.01mg/kg,最大剂量0.5mg/次,皮下注射,必要时,每隔15分钟重复一次:成人首次0.5mg皮下或肌注,酌情重复;用地塞米松5-10mg或者氢化可的松200mg,加葡萄糖注射液静滴;还可以用抗组胺类药物,可选用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肌肉注射;
3、抗休克治疗,及时给与平衡盐补充血容量,如血压仍不回升,需立即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40mL,加去甲肾上腺素20mg泵入,维持血压治疗;另外可尝试针刺十宣、涌泉、足三里、人中,以及曲池等穴位;
4、如果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窒息或严重低氧,立即建立人工气道以及机械通气治疗,如果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等抢救治疗。

分享:

217

相关推荐

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和防治原则

上呼吸道感染又称为感冒,上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包括咽喉部、鼻腔、鼻窦等。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凉、淋雨,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力下降,而使机体受到了病原体的入侵。而这些病原...

李红冬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2019/01/08阅读(306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9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