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为什么总是疼

2021-08-31 16:5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纵隔是较特殊的腔隙,前面是胸骨、后面是脊柱、底部是膈肌、顶部是颈部,在中间行走的大的是血管、神经,以及重要气管、食管。纵隔肿瘤因占位效应会刺激神经,若肿瘤侵犯到骨骼与神经均会引起患者疼痛,此种疼痛以胸骨后或靠近脊柱的神经敏感的部位为主。

总而言之,纵隔是身体里面神经、血管相对比较丰富的地方,无论良恶性肿瘤,只要出现占位与压迫效应都会引起疼痛。

分享:

94

相关推荐

什么是纵隔肿瘤?

"纵膈是一个解剖学的区域,位于双侧胸腔之间、胸骨之后、脊柱前方,上部为颈部入口,下达膈肌,纵膈内肿瘤种类繁多,有原发的、有转移的,原发性肿瘤中以良性多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为恶性。一般而言,纵隔肿瘤阳性体征不多,其症状与肿瘤的大小、部位、生长方向和速度、质地、性质等相关。常见的纵隔肿瘤包括:一、神经源性肿瘤,多起源于交感神经,少数起源于外周神经。这类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以单侧多见,一般无明显症状,长大压迫神经干或恶变侵蚀时发生疼痛。第二类是畸胎瘤和皮样囊肿,多位于前纵隔接近心底部的心脏大血管前方,根据胚胎来源可分为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和畸胎瘤三种类型。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病理学上分为A、B、C三型,大体成椭圆形或者分叶状肿块,边缘界限清楚者多为良性,常有潜在恶性,易侵蚀附近的组织器官,胸腺瘤约15%合并重症肌无力;反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半数以上有胸腺瘤或者胸腺增生异常。第四类纵隔囊肿,较常见的有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和心包囊肿,均因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胚胎细胞异化而形成,三种囊肿均属良性。第五,胸内异位组织肿瘤,常见的有胸骨后甲状腺肿,甲状旁腺瘤、淋巴瘤等,肿块常呈双侧性且不规则。淋巴源性肿瘤,多为恶性,多采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其他纵隔肿瘤,一般有血管源性、脂肪组织性和结缔组织性肿瘤,来自肌组织等间接性组织肿瘤较为少见。"

语音时长02:33''

陈京宇中日友好医院

2018/01/16收听(2584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0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