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瘙痒症如何治疗

2021-03-26 17:4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西医认为老年性皮肤瘙痒是由于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引起。外用保湿润肤剂,或者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者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等,这些联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老年瘙痒症是指老年人不明原因的慢性瘙痒,或者没有原发性皮损,是老年人出现的一种特发性瘙痒。患者多瘙痒难耐,且反复搔抓后可形成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样皮损。

中医认为老年皮肤瘙痒的原因是患者年老体虚、气血亏虚、肌肤失去濡养、风动则痒,多将老年性瘙痒辨为血虚肝旺证,治法多以养血平肝、祛风止痒。常用方剂为当归饮子加减,组成中有当归、芍药、荆芥、防风、蒺藜、首乌、黄芪等。若瘙痒较严重导致失眠,还可以加用首乌藤、夜交藤等安神助眠之物。

分享:

322

相关推荐

老年瘙痒症吃什么药好

"老年瘙痒症患者可以口服抗组胺药,严重的瘙痒患者可以配合镇静剂止痒。老年瘙痒症又称之为皮脂缺乏性湿疹、皲裂性湿疹、冬令瘙痒症、干燥性湿疹,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与冬季气候干燥有明显关系的瘙痒性皮肤病,严重的时候可以伴有湿疹化,皮肤干燥是老年人全身瘙痒的最常见的原因。引起皮肤干燥的原因可能与老年患者皮脂腺、汗腺萎缩皮脂缺乏、角质层水合能力降低有关,也可见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异位性体质,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寒冷、空气干燥、过度洗浴、服用维A酸类药物等等。干燥皮肤的表面弹力和抗张能力降低,容易形成皲裂,导致经皮吸收能力增加,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而使部分患者出现湿疹化。本病主要见于老年人,但中青年也可以发病,瘙痒一般为全身性,也可相对局限于某几个部位,例如上肢的外侧、小腿胫前尤为明显,某些患者晚上睡觉入被窝时常常发生瘙痒,此起彼伏,搔抓不止,影响入睡。患者皮肤干燥有少许细薄的鳞屑及表浅的抓痕,触之有粗糙碍手的感觉,可有抓痕及血痂,某些患者手足部位可以出现明显的皲裂,由寒冷的室外突然进入温暖的室内、居室温度太高、空气干燥、洗澡太勤、水温太高、洗浴时间过长、浴液使用过多、使用碱性强的肥皂、穿着化纤或粗硬面料的内衣等,均可以诱发或加重瘙痒。严重患者由于过度的瘙痒,搔抓以及外界刺激而发生湿疹化,表现为瘙痒部位的干燥、裂隙、红斑、丘疹,患者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加强皮肤的保护,减少洗澡,可以口服抗组胺药止痒,外涂润肤油。"

语音时长03:08''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0/11/30收听(3247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4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