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治疗的神经递质理论

2018-11-16 17:34阅读:

手机浏览

  抑郁症患者就诊时经常会问医生,抑郁症是怎么引起的?有些医生会回答说,是大脑内的一种小东西,叫神经递质的缺乏。

  那神经递质是什么?

  神经递质是经典的化学信使,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会迅速释放神经递质,并立即结合到突触后或突触前细胞膜上,从而引起兴奋或抑郁效应,在脑和神经系统中,信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靠神经递质来实现,所以容易出问题的就是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神经元是电能传播,而两个神经元之间交界处需要转换为化学能由神经递质传播,如果神经递质和它的受体出了什么问题,就会影响传播。

  神经递质理论是指什么?

  神经递质理论是指单胺假设,单胺假设认为,抑郁症发生与脑内NE和5-HT等单胺水平低下密切相关。但该假设对许多现象无法解释。比如:有些增加单胺的药物并无抗抑郁活性;并非所有抗抑郁病人对同样抗抑郁药都有反应;抗抑郁药提高脑内单胺几小时完成,而其抗抑郁疗效产生却需要2—6周。对这些现象,现代单胺假设认为,抗抑郁治疗效应与单胺自身和异源性调节受体的长期适应性改变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神经递质理论?

  应该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整个人体神经系统目前发现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有上百种,任何刺激都会引起神经系统协调反应,应该是多种神经递质参与。神经递质理论认为抑郁症只与单胺有关,目前抗抑郁药也主要与单胺调节相关,显然有些不足。任何刺激都会引起神经递质的消耗。慢性刺激或强度过大的刺激引起神经递质过度消耗,超出人体正常恢复能力,甚至不能恢复,就会引起神经递质缺乏。同时,影响能量传输,就会出现焦虑抑郁表现。

  抗抑郁药的治疗主要是恢复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但药物恢复的同时,还要减少可能的消耗,减少各种因素对神经系统的刺激。这就涉及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物理治疗,适当的中医治疗。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锻炼,修养身性,尤其控制意外的脑力消耗。逐渐让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让神经系统在生理功能内运行。

分享:

86

相关推荐

中胚层疗法的理论治疗机制

  中胚层疗法的理论治疗机制  1、皮斯特博士的反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中胚层疗法通过在表皮激发的抑制性刺激,将内脏—骨髓—脑途径在侧骨髓(植物神经系统与大脑—...

卢丙仑西安市中心医院

2019/11/07阅读(4828)

中医的穴位理论

中医的穴位理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遗产,它认为人体内有许多穴位,这些穴位是生命的能量气在身体内的流动通道。通过按摩、针灸、艾灸等手段刺激穴位,可以调节身体内部的...

杨中原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

2023/09/03阅读(3854)

中医如何运用经脉理论治疗疾病

中医经脉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其认为人体内有一套复杂的经脉系统,通过这些经脉可以传递气血和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运行。经脉系统包括主要经脉和络脉,...

杨中原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

2023/08/28阅读(404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5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