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的5种高血压症状!

2021-08-19 11:00阅读:

手机浏览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突破3.3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
  高血压患者中约5%无自觉症状,多数患者在体检中发现。高血压的症状较多,通常无特异性表现。
  常见症状及其特征:
  1、头晕:可表现为一过性或持续性,常在下蹲或起立时出现;
  2、头痛:疼痛部位为后脑或太阳穴,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波动性胀痛
  3、烦躁、心悸、失眠:多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记忆力减退: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近期记忆下降;
  5、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
  不同类型高血压的症状表现
  1、缓进型高血压症状
  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乏力。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而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2、急进型高血压症状
  剧烈头痛、呕吐、眩晕,甚至神志不清、抽搐。出现上述症状则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此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高血压并发症的相关症状
  1、心脏疾病:心慌、气促、胸闷、心前区疼痛等;
  2、肾脏疾病:夜间尿频、多尿等;
  3、脑出血:神志不清、呼吸深沉不规则、大小便失禁等;
  4、脑血栓:一侧肢体活动不便、麻木,甚至麻痹等。
  怎样确定自己是不是有高血压?
  在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如果我们的血压值在120-139/80-89mmHg,则称为高血压前期,此时,容易进展为高血压。
  出现高血压症状该怎么办
  1、积极就医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2、及时休息,缓解症状;
  3、平时注意合理膳食及运动;
  4、排查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疾病;
  5、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
  6、保持心情愉悦。
  血压如何测量才准确?
  在临床诊疗、人群防治和科学研究中有3种方法测量血压,即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其中诊室血压是目前常用的方法。3种血压测量方法各有其特点。
  (1)诊室血压由医护人员在诊室按标准规范进行测量,目前尚是评估血压水平、临床诊疗及对高血压进行分级的常用的较为客观、传统的标准方法和主要依据。
  (2)动态血压由自动的血压测量仪器完成,24小时内测量次数较多,无测量者误差,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并可测量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因此,动态血压既可更客观地测量血压,还可评估血压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
  (3)家庭血压由被测量者自我完成,也可由家庭成员等协助完成。家庭血压是在熟悉的环境中测量,也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家庭血压还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血压的长期变异和降压疗效,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家庭血压如何测量?
  家庭血压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仪器,并进行血压测量知识与技能培训:
  ①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英国高血压协会、美国仪器协会和欧洲高血压学会);
  ②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mmHg,与诊室血压140/90mmHg相对应;
  ③测量方案:一般情况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只测1天血压。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2~3遍,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④家庭血压适用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白大衣高血压识别,难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评价长时血压变异,辅助降压疗效评价,预测心血管风险及评估预后等;
  ⑤最好能够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⑥家庭血压监测是观察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间长期变异情况的可行方法。未来通过无线通讯与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控制系统将可实现血压的实时、数字化监测;
  ⑦对于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
  温馨提示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病,约5%的患者无自觉症状,大部分患者在体检时可发现疾病。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烦躁、失眠、心悸、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的症状表现也会增多,而且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以明确具体病情。

分享:

22

相关推荐

改变5种生活习惯就能预防高血压

  众所周知,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病发作、脑卒中这些严重的并发症。因而,日常生活中对高血压发生和进展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重视下面五个危险因...

范振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19/09/09阅读(35265)

不可忽视的小纹身去除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观以及三观的改变,纹身已经不单纯作为一种图腾,不仅仅代表信仰,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装饰被“刻画”在身体上.用一副小小的图案,装饰身体,彰显...

宋宝骥天津医院

2021/08/27阅读(3237)

儿童面瘫不可忽视!

  “医生,你看看这孩子怎么回事?没事老是做鬼脸。”小姑娘八九岁的模样,微微一笑,一侧眉目低垂,嘴角歪到一边,明显得了面瘫。  面瘫可发于任何年龄面瘫分为两种...

肖桂荣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2018/09/28阅读(39957)

癫痫患者要避免的5种食物以及推荐的5种食物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食物的选择。下面将介绍5种癫痫患者应避免的食物,以及推荐给患者的5种健康食物。一、癫痫患者应避免的5种食...

邓宇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8/30阅读(3161)

那个被父亲忽视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在一些家庭,父亲在子女面前似乎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很多学生曾经告诉我,放学回到家,踏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找妈,第一声就是:“妈,我回来了”,有时推开家门,第一眼看...

段京京有来心理诊室

2023/01/03阅读(4061)

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

很多人都说:“大夫,我高血压吗?我没有什么症状”。其实高血压80%都没有症状。大家都是如何发现高血压的呢?基本上都是体检或者不经意的量血压发现的,很少是因为有症状发现的。所以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高血压,当然同样不代表没有危险,否则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吃着吃着饭突然就脑梗或者脑出血了,其实十之八九都是因为高血压。高血压有的人会有症状,比如头晕、头胀、头疼是会有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别,也有很多头晕、头胀,跟高血压本身是没有关系的。最难的就是患者有高血压,本身是确诊了的,他一出现头晕,就认为是血压高了。事实上有很多人是因为心情的原因、体位的原因,或者整体状态不好出现头晕。大家要注意的是只要不舒服,血压都会受到影响,这是个事实。所以大家不要以症状来决定是不是高血压了,更不要以症状来决定要不要吃降压药。很多人吃一段时间降压药以后,觉得没什么感觉,不是感觉,是血压说了算。所以吃一种药也好,两种药也好,不吃药也好,能够决定你的是血压,不吃药血压好,那当然更好,一种药吃了不好,就代表这种药吃不饱,就要吃两种药,最终我们评判的不是症状,是血压值,高压一定要在140mmHg以内,低压一定要在90mmHg以内。

语音时长01:42''

董国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17/07/10收听(1006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9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