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痒脱皮起水泡烂脚丫用什么药最好

2021-09-09 17:29阅读:

手机浏览

造成患者脚痒、脱皮、起水泡、烂脚丫(临床上称为糜烂)的病因多样,常见于足癣、接触性皮炎、慢性湿疹,三者在用药上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进而无最好一说。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完善真菌涂片检测、斑贴试验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药物治疗:

1、足癣:在人们之间直接或间接传染主要由于足底及趾间皮肤潮湿多汗,为致病菌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繁殖环境而且足底缺乏皮脂腺而无足够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抑制癣菌。足癣的发生和个人的多汗程度及免疫力的强弱等因素有关。多发于脚底、脚趾间等部位,临床上常有水泡、趾间糜烂、瘙痒、角质层增厚以及脱屑等表现。患者应先到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局部药物、系统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包括硼酸溶液湿敷,以及水杨酸酊剂、复方苯甲酸搽剂等药物促进角质剥落、加速水泡干涸,还有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环吡酮胺等药物抗菌。此外,如果患者的足癣较为顽固,则考虑采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进行系统治疗;

2、接触性皮炎:主要是由于接触到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物质,从而引发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患者脚部的伤患处有水泡、红疹,水泡破裂后有糜烂、脱皮等症状。药物治疗上主要针对全身、局部展开,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情况严重者可采用甲强龙、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若患者的症状以红斑、丘疹为主,则可用硼酸溶液湿敷,要是出现感染时,可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新霉素等;

3、慢性湿疹:若患部的伤患处皮肤有浸润、增厚、色素沉着、表面粗糙等情况,并伴有瘙痒、水泡、糜烂的表现,则考虑到可能是慢性湿疹。若症状较轻,可使用地塞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药物缓解皮损,同时也可遵医嘱采用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来止痒抗炎。

分享:

99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