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前收缩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023-12-28 15:11阅读:

手机浏览

期前收缩的临床表现有心悸、心跳或“停跳”感、头昏、乏力、胸闷等。

1、心悸: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脏跳动的不规律,这是期前收缩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心跳或“停跳”感:有些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突然停止或减缓,这是由于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间歇所致。

3、头昏、乏力:果期前收缩次数过多,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心脏的泵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身体缺氧和缺乏能量。

4、胸闷: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期前收缩,常使心脏病的症状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等症状。这是因为心脏的供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

参考资料:刘雪玲.新编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学 下[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4.

分享:

169

相关推荐

如何治疗期前收缩

常见的期前收缩包括两种,一种是房性期前收缩,也叫做房性早搏,另一种是室性期前收缩,也叫做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大多是功能性早搏,数量比较少,如果24h内不超过5000次,患者没有明显的心悸、心慌等症状,可以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早搏数量比较多,超过5000次以上,伴有明显的心悸时可以口服药物治疗,包括西药和中药。西药用于治疗早搏的药物包括以下种类:ⅠC类,常用的药物是普罗帕酮,Ⅱ类的抗心律失常药是β受体阻断剂,或者Ⅳ类抗心失常药,临床上常用的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中药治疗早搏效果比较好的包括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室性早搏分为功能性早搏和器质性早搏,功能性早搏比较多见,器质性早搏是因为某种心脏疾病引发的,常见的包括心肌炎、心肌病或者严重的心脏冠心病。治疗方案是先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然后再治疗早搏。早搏的用药方面,如果数量比较少,功能性早搏可以不予治疗。如果数量已经超过5000次/24h以上,应该积极给予药物治疗,口服的西药包括ⅠB类的美西律、ⅠC类的普罗帕酮。Ⅱ类的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断剂;Ⅲ类的抗心律失常药,常用的胺碘酮、索他洛尔;Ⅳ类的抗心律失常药,如维拉帕米等都可以应用。如果是频发的室性早搏,单形性的也可以考虑射频消融的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02:47''

张妮北京医院

2020/04/09收听(2927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