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宝宝半夜肚子痛发抖

2023-03-27 19:15阅读:

手机浏览

三岁宝宝半夜肚子痛发抖,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也可能与病理因素有关,如急性胃肠炎、寄生虫病、急性阑尾炎、肠套叠等,为避免病情继续发展,建议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一、生理因素:

如果宝宝在睡觉时没有注意保暖,导致腹部受凉,寒冷气体进入胃肠道后,容易造成肠痉挛,引起腹部疼痛,当疼痛较剧烈时,可能使宝宝出现发抖的情况。此时家长可以给宝宝热敷或按摩,还可以饮用温开水,通过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二、病理因素:

1、急性胃肠炎:若宝宝在晚饭时,食用了不干净的食物,会导致细菌等病原体进入胃肠道,刺激胃肠黏膜,诱发急性胃肠道炎症。受炎症刺激,可引起胃肠痉挛,引起明显腹痛症状,并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疼痛较剧烈可能会导致身体发抖,需要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

2、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侵入人体,当寄生虫经过十二指肠乳头钻入胆道,胆道口的奥狄括约肌痉挛,就可以出现腹部的阵发性的绞痛,且疼痛较剧烈,可导致宝宝出现发抖、出冷汗的情况。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甲苯咪唑片、盐酸左旋咪唑糖浆等药物治疗,经药物治疗持久不缓解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3、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常见于阑尾管腔阻塞,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黏膜仍继续分泌黏液,腔内压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随后疼痛可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急性阑尾炎造成的疼痛较剧烈,宝宝耐受力较低,可能会出现疼得发抖、打滚的情况。通常可遵医嘱应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抗感染治疗,多数儿童需要进行手术切除,避免穿孔。

4、肠套叠:肠套叠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患者的肠壁水肿、静脉回流障碍加重,使动脉受累,供血不足,导致肠壁坏死,可引起突然发作剧烈的有规律的阵发性绞痛,宝宝可出现发抖、呕吐症状。对于肠套叠在48小时内,全身情况良好、腹部不胀、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可进行灌肠疗法。当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或虽时间不长但病情严重疑有肠坏死或穿孔者,以及小肠型肠套叠均需手术治疗。

除了以上情况外,若宝宝出现急性胰腺炎、腹膜炎等情况,也可能会出现腹部的剧烈疼痛,导致发抖。对于病理因素造成的宝宝腹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去医院小儿消化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医生视诊、大便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

分享:

75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