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溃疡特点

2023-04-10 10:56阅读:

手机浏览

病变首先发生在肠壁的集合淋巴组织和孤立淋巴滤泡,呈充血、水肿,以致渗出性病变逐渐加重,常常伴有干酪样坏死。

肠黏膜因坏死脱落,形成小溃疡,并逐渐融合增大,出现边缘不规则的浅性溃疡。其深浅不一,基底部可以达到肌层或者浆膜层,并可累及周围的腹膜,或邻近的肠系膜淋巴结,引起局限性结核性腹膜炎,或者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因病变发展较慢,常与附近的肠外组织发生粘连,因此急性穿孔少见。

慢性穿孔多形成腹腔脓肿或者肠瘘。肠黏膜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后,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增生,与瘢痕组织形成,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肠腔狭窄,但引起肠梗阻者比较少。由于血管闭塞性内膜炎,而使血管管壁增厚、内腔狭窄闭塞,故结核性溃疡大出血少见。肠镜下典型的肠结核溃疡,呈环形分布,溃疡可融合,但融合后仍呈环形,可出现环周性巨大溃疡。溃疡深浅不一,边缘不规则,表面附有白色或者黄白苔。

分享:

196

相关推荐

肠结核怎么治疗

"肠结核早期病变是可逆的,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且应该坚持规范的药物治疗。肠结核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灶的愈合以及防止并发症。在药物治疗方面,在抗结核治疗药物,首选药物为异烟肼,而肝病患者可选用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如异烟腙、帕司肼等等。利福平对生长菌和静止菌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新的利福平类药物,如利福布丁、利福喷丁等,对大多数耐药菌株都有效,常用作为二线药物,或者是联合用药。乙胺丁醇主要作用于生长繁殖期的细菌,对于静止菌没有作用,与其他药物有协同作用。链霉素适用于伴有肝功能减退的结核患者,也是试验性药物治疗的常用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前庭功能和听觉障碍,病友口中的四肢麻木、肾损害等等。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因此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要注意护肝治疗。营养支持方面,要注重全身的营养支持,活动期需要卧床休息,而且改善营养,以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应适当补充维生素AD和钙剂,以及给予白蛋白、氨基酸等输入。大多数肠结核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手术仅限于完全性肠梗阻、慢性肠穿孔形成肠瘘或者是周围脓肿的病人,也可以在急性肠穿孔或肠道内大量出血,经积极治疗没有效果的患者,术后还应该坚持常规的抗结核治疗一年。"

语音时长02:33''

聂里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7/21收听(2225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