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3-06-30 13:45阅读:

手机浏览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并发症有急性肾损伤、感染、血栓栓塞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等。

1、急性肾损伤:肾病综合征病人可因有效血容量不足而致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管缺血性损伤。又因肾间质高度水肿压迫肾小管以及大量蛋白管型,阻塞肾小管,导致肾小管受损。

2、感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会引起感染。感染是导致病情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应予以高度重视。

3、血栓栓塞:由于血液浓缩及高脂血症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一些小分子的抗凝血因子从尿中丢失,引起机体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失衡。因此,易发生血栓、栓塞。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长期的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营养不良,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免疫球蛋白减少,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持续的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不仅会引起肾小球疾病的进展,而且还能引起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分享:

130

相关推荐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预后怎么样

"如果不治疗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会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也就是会出现尿毒症。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完全自发性缓解率不明显,低于10%。自发性缓解主要发生在肾功能正常和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的患者中,也就是蛋白尿的量相对比较少,低于3g。过去认为治疗不能明显改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但现在认为较长时间的治疗能使缓解率达到70%以上,并且可以改善总体预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预后有很多影响因素,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组织学表现。当然,最可能、最可靠的预后因素仍然是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好和治疗效果不好完全不一样。下面看看蛋白尿的程度,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超过3.5g并且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5年肾脏生存率为60%-90%,10年肾脏生存率为30%-55%。大量蛋白尿是尿蛋白定量超过10g,如果对治疗没有反应,预后会更差,多数患者可以在5年之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对于无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肾脏生存率要好很多。尤其是肾功能正常时,10年肾脏生存率可以达到85%以上。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也就是就诊时肾功能越严重,肾脏生存的情况会越差。另外是治疗效果,肾脏生存的最强预测指标是初始蛋白尿治疗的效果,治疗效果以蛋白尿的减轻程度进行衡量。"

语音时长02:49''

刘红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03/05收听(1660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