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是怎么回事

2018-04-27 15:46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自身免疫性溶血是怎么回事
01:57

语音内容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免疫识别功能紊乱,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从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根据致病抗体作用于红细胞时所需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温抗体型的,还有是冷抗体型两种。温抗体型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体主要为是IgG或者是C3,少数的是IgM,一般是37℃的时候是最为活跃,为不完全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易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形成球形红细胞。IgG和C3等抗体同时存在,可以引起比较严重的溶血。原因不明的原发性的,是温抗体型的贫血约占45%。继发因素主要是感染、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淋巴组织增殖,还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还有一些药物因素所引起的。冷抗体型的抗体主要是IgM,是完全抗体,在20℃是最为活跃的。冷凝激素综合征是长期发于支原体肺炎,或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遇冷之后IgM凝集,所导致的血管内溶血。还有PCH是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特殊的冷抗体,当温度达到20℃的时候,能够吸附抗体。所以这种治疗,就是以保暖为主,输注血制品的时,应该预热到37℃之后进行输注。对于激素疗效不佳,切脾无效,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选择。

分享:

8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盛秀云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