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儿童精神分裂症

本词条由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 陈大春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具有与成人类似症状的发病于童年期的精神分裂症。大多数发病于10岁以后的童年后期,通常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差(尤其是10岁前发病),但由于儿童身心的继续生长发育对病程有良好影响,因而对预后也不应过分悲观。病前多有孤僻、寡言、胆小、敏感、不喜交际等人格特征,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但因发病后与外界接触与接受教育机会减少,可出现继发性智力低下现象。起病于18岁前者称早发精神分裂症,起病于13岁前者称早早发精神分裂症。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childhood-onset schizophrenia,COS
疾病别称
早早发精神分裂症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结核病、肝脏疾病
治疗周期
长期维持治疗
临床症状

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

好发人群
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先天脑损伤的儿童
常用药物
利培酮、喹硫平、氯丙嗪、氯哌啶醇、奋乃静
常用检查
脑电图、头颅CT、头颅MRI
病因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相关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心里环境学说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儿童精神分裂症非传染病,无传播途径。好发于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先天脑损伤的儿童,重大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

精神分裂症是一个精神心理残疾的疾病,具有明确的家族聚集性,提示其遗传因素占重要地位。国外学者关于精神分裂症遗传倾向的研究结果显示,双亲均患精神分裂症者的子女患病相对危险度为60%。

免疫功能紊乱

近十几年来,在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研究中,一发现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调节关系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相关。

心理环境学说

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儿童受到强烈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诱发精神分裂症者较为常见,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15%的精神分裂症患儿出现神经系统轻微体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异常,可能是发育受阻或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所致。组织学研究提示,脑结构的损伤可能发生于妊娠中期的3个月内。发病后随着疾病的进展则颞叶出现萎缩、细胞凋亡,使神经元缺失、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体积缩小和细胞压积增大等。随着病程的慢性化,这些变化呈进行性加重,导致患者的认知损害和社会职业功能衰退等。

病前性格特征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发生精神分类的患儿性格内向,比较胆小、孤僻、敏感,通顺积极性也较差,但病前性格特征并非该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在性格的基础上受到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可能引发儿童精神分裂症。

流行病学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没有确切报道,曾有学者的综述报告流行学调查提示COS患病率小于千分之一,比成人低五十倍。我国四川对儿童精神分裂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1975),报道14岁以下患病率为0.22%。回顾性研究发现大约4%精神分裂症起病于15岁以前,1%起病于10岁以前。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男孩比女孩发病多,男女之比为(3~4):1。但也有学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的比例趋于相同。

好发人群

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童

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子女发病风险高。

先天脑损伤的儿童

先天颞叶萎缩的儿童易患儿童精神分裂症。

症状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障碍以及精神运动性障碍,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并发结核病、肝脏疾病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感知障碍

感知障碍以听、视幻觉为多见,其次为味、嗅和触幻觉,内脏的幻觉最少见。年龄小者幻视多,年龄大者幻听多。

幻觉

以幻视最具特色,这在成人精神分裂症中较少见,且年龄越小越多见。内容多为看见奇特的不完整人形、鬼怪或老虎等动物扑向自己等恐怖性幻视。也可出现幻听,多为陌生人或熟人与患儿对话,或者评论患儿等人语声,内容主要是嘲笑、指责、恫吓、辱骂且固定不变,持续时间也较长.

妄想

多在年龄稍大的儿童中出现,例如关系妄想,坚信别人咳嗽是针对自己的。被害妄想,坚信父母亲或他人要害自己(年龄幼小的儿童则多表现为病理性幻想,常思考一些古怪的、荒谬的、毫无意义的问题)。

思维和语言障碍

年幼儿童主要表现为刻板言语与模仿言语,有时甚至缄默等言语障碍,刻板言语为机械单调重复毫无意义的语句,模仿言语为莫明其妙地重复他人的语句,或者自造使人无法理解的新词、编造使人无法听懂的语句等。少年儿童则可出现段与段或句与句毫无关联的思维散漫,甚至是构不成语句的思维破裂,以及思维内容空洞的思维贫乏、把象征当作现实的象征性思维等思维形式障碍。

情感障碍

突出症状是情感淡漠,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且对亲人冷淡,也可表现为时而傻笑时而哭泣等情感不稳,以及既无原因又无对象的紧张性恐惧,尤以睡前明显。

精神运动性障碍

可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与精神运动性兴奋交替出现,时而为动作刻板,毫无目的地机械重复某种单调的动作,例如舌头伸出又缩回、缩回又伸出,也可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不动,时而奔跑、乱叫、旋转或胡乱抓自己的身体等。儿童分裂症中出现运动兴奋紧张性木僵多见,兴奋时伴有冲动性,易发生破坏和伤人行为,抑制性症状有刻板动作、模仿动作、伪拗、装相等,典型的蜡样屈曲少见,多呈现木僵状态,如整日卧床不动、拒食、拒说话、拒大小便、大小便时而潴留。

智能障碍

在精神分裂症儿童中,年龄越小智能障碍越重,表现为语言减少,含糊不清,待人接物功能丧失,严重者学过的技能也能随意识忘记或减弱,年龄较大的儿童病前智能很好,病后智能多不受累,如出现智能障碍是联想障碍和应用性衰退的结果。

社会功能受损

精神分裂症的患儿通常无法适应学习生活,可出现临阵退缩,严重者甚至可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

早期症状

起病缓慢者不易发现,常被家长看作是坏脾气或思想问题而被忽略。目前将儿童精神分裂症分为四大类。

神经官能症类

表现为精神萎廊、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

情绪障碍类

表现为焦虑紧张、害怕恐惧、无故哭闹。

性格改变类

表现为生活懒散、不讲卫生、好发脾气。

行为问题类

表现为不服管教、不守纪律、调皮捣乱、不想上学、逃学、说谎等。

其他症状

如性格改变、人格解体、个子矮小、发育迟缓或生长发育迅速,有的病例体检时有神经系统体征、痛觉减退、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少数可见病理反射,有时可有脉搏变慢、瞳孔扩大、多汗、唾液分泌及皮脂腺分泌增多、四肢青紫、皮肤发凉及局部水肿等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现象。

并发症

精神分裂症并发结核病

因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具有生活懒散、退缩、饮食不主动、孤独少动等症状,常导致营养状况下降及机体抵抗力差,所以易并发结核病,如肺结核及肠结核等。

精神分裂症并发肝脏疾病

所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部分药物长期服用会对肝功有损伤。

就医

家长常因小儿出现幻视、情感淡漠等症状而带小儿就医。通过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排除了神经系统的原发病后,结合患儿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来确诊,并与儿童孤独症、脑器质性精神病、心境障碍等疾病鉴别。

就医指征
  • 发现小儿出现幻视、幻听,家属应立即带小儿就医。

  • 发现小儿情感淡漠、行为呆板应立即带小儿就医。

就诊科室

通常建议患儿就诊于精神心理科。

医生询问病情
  • 出现什么症状来诊?(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症状持续多久?第一次出现症状时年龄多大?

  • 父母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有无家族遗传精神病史?

  • 出生过程有无异常?出生后有无检查过神经系统?有无异常?

  • 既往是否有头颅外伤史?还有什么其他病史?

  • 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需要做的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可明确患儿有无发生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有利于病情的初步评估。

头颅CT

通过CT检查可明确患者有无脑内的肿瘤或是出血等情况,可排除器质性脑部病变引发的精神障碍。

头颅MRI

同样可排除患儿是否存在脑补的器质性病变。

脑电图

可观察患儿脑电波的具体情况,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的判断。

诊断标准

临床上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

  • 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 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 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 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 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 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 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 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严重标准

自制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

  •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

  • 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患者,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鉴别诊断

儿童孤独症

因儿童精神分裂症有情感淡漠及言语减少及言语杂乱,与外界隔离而有极度孤独的表现,易与儿童孤独症混淆。儿童孤独症的起病多在3岁以前。而精神分裂症多在学龄期起病,患病前发育正常。孤独症有特殊的社会交流互动障碍,对父母无明显的依恋,喜欢自娱自乐,行为较刻板,对环境或物体摆设变动有强烈的抵触,无幻觉妄想等症状,可资鉴别。对于患病前就有发育障碍且起病缓慢者,鉴别有一定困难,此时可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

脑器质性精神病

病毒性脑炎可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症状多见,有时伴有不典型的幻觉妄想,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但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对定向力、记忆力、注意障碍、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体征加以重视,配合脑电图、脑MRI检查和腰椎穿刺,可与精神分裂症鉴别。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也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需要仔细鉴别。

心境障碍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或抑郁状态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但典型的心境障碍症状具有发作性,思维并不荒谬离奇,患儿夸大观念或自责自罪的思维内容与情感高涨或低落一致,与周围环境协调,间歇期正常。此类患者常有明显的心境障碍家族史,可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精神发育迟滞(MR)

部分MR儿童伴有多动、行为紊乱、自语自笑等,易与精神分裂症混淆。MR自幼言语及运动能力较同龄儿童落后,多有先天性发育缺陷或畸形,有神经系统体征,智力测验智商(IQ)低于70,可与精神分裂症区别。一些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在青春期出现脾气暴躁、对抗、攻击性,而在精神状况检查时又表述不清内心体验,需要仔细鉴别。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会出现闯人性体验、人格解体或行为障碍,这些不切实际或焦虑的表现易误认为精神病性症状。因此,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强烈的创伤性事件,起病较急,患儿的体验都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伴有明显的情感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患儿改变生活环境,精神症状可逐步减轻,易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强迫症

部分强迫症患儿的强迫观念和仪式性行为带有荒谬性,常常难与精神病相区分(如怕脏,坚信自己上街别人会把口水吐到自己嘴里,过度担心细菌的污染会被认为是妄想),但通常强迫症患儿能认识到强迫思维是不合理且不必要的,具有自知力。但也有一些儿童对症状认识不够则鉴别有困难,需要追踪观察以明确诊断。

治疗

儿童精神分裂症以综合治疗为原则,主要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相结合,各种治疗的选择,除了根据临床主要症状之外,还要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如年龄、躯体发育、营养状况加以全面考虑。抗精神病药物常用为利培酮、喹硫平、氯丙嗪、氯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和氯氮平等,显效率50%~60%。

治疗周期
儿童精神分裂症容易复发,需长期维持治疗。
药物治疗

儿童药物治疗应该从小剂量开始,隔3~5天增加剂量,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当一种药物无效更换另一种药物时,应注意是否用足够的剂量及足够疗程,剂量不足和过早的换药是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的错误。通常认为是足量药物治疔6~8周后无效,才考虑更换药物。对缓解期患儿应继续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抗精神病药。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心血管不良反应、体重、血糖、血脂。有效者急性期治疗有效,按治疗程序,经过至少4~6周治疗后过渡到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最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阳性症状有效,但对阴性症状疗效不佳。其不良反应多见,尤其是锥体外系反应较常见并易导致患者药物依从性差。

氯丙嗪

有明显的镇静、控制兴奋及抗幻觉妄想作用。口服或注射易于吸收,分布全身,肺部浓度高,脑中浓度相对较低,且分布不等。脑部以间脑结构较高,皮质、小脑含量较少。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它能有效的治疗阳性症状,同时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长期治疗者容易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和药源性抑郁。

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此类药物镇静作用较弱,其有兴奋和激活作用,除有明显的抗幻觉妄想外,对情感淡漠、退缩、语言迟缓等症状有效,适应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及躯体情况较差的患者。奋乃静12岁以下慎用,三氟拉嗪6岁以下儿童禁用。

泰尔登

镇静作用较氯丙嗪弱,但调整情绪、控制焦虑及抑制作用较强,用量同氯丙嗪。

氟哌啶醇

主要用于兴奋、躁动及幻觉妄想的患者。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药物依从性、生活质量耐受性和治疗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并且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作用显著,能改善认知功能。广泛的研究表明,这种效果能直接导致住院天数缩短,医疗资源节省及社会功能改善。

利培酮

通常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

喹硫平

1998年在英国最早上市,2002年在中国上市。该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均有效,在整个治疗量范围内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高于安慰剂。

阿立哌唑

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属于多巴胺部分激动剂。它对多巴胺D2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对多巴胺D1受体有激动作用,对D2受体既是突触前自身受体激动剂,又是突触后受体阻滞药。即对5HT1A受体有部分激动活性,亦可拮抗5-HT2A受体而产生抗精神病效应。

手术治疗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电抽搐治疗

又称电休克治疗,系以适量电流瞬间通过大脑,引起全身抽搐发作,同时造成意识的短暂丧失,是成人精神分裂症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一般不主张用于儿童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以控制急性兴奋躁动、严重抑郁、自伤自杀和紧张木僵、违拗拒食状态,对部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也有效。电抽搐治疗起效较快,急性症状控制后仍需药物维持治疗。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主要为可恢复的短期记忆受损、骨折或脱臼、窦性心动过速,罕见呼吸窘迫、窒息等,其引发的死亡率极低,为0.3~3人/万。最近10余年来,对电抽搐治疗进行了改进,称为改良电抽搐治疗。同时,使用短暂麻醉和肌肉松弛剂,使患者心脏负荷减轻,意外减少,安全性更高,禁忌证及不良反应均明显减少。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行为矫正通过奖励可逐渐消除患儿的不良适应行为,认知行为治疗结合了认知的理论,帮助患儿识别不合理的、歪曲或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内容,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有研究报道,该治疗有助于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青少年自杀的概率。

社交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患儿常表现行为孤僻,不愿与人打交道。社交训练可教会儿童社交行为需注意的技巧,如社交用语、礼貌行为、如何参加游戏等。可以降低紧张、敌对情绪,减少或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有助于回归学校和社会。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将“家庭”作为一个治疗单位,促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生某些变化,帮助家庭成员正确认识疾病的性质,让父母学习适当的管理技巧,教育儿童学会自我控制,从而改善症状,减少家庭成员之问的矛盾冲突,协调家庭关系。

预后

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起病年龄小、缓慢起病、病期长、复发次数多,呈进行性发展以及智力减退者预后较差。因此,及时诊治对改善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能否治愈

部分儿童精神分裂症可以治愈,但也可复发。

能活多久

儿童精神分裂症能够及时诊治且病情控制良好者不会危及生命。

后遗症

儿童精神分裂症能够治愈的患者常无后遗症,但大部分患者可有残留症状。

复诊

精神分裂症的患儿应在出院一个月后进行复诊,家属应向医生反应患儿近期的表现以及其他情况,有利于医生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快速的判断。若之后患儿病情稳定可间隔2~3个月复诊一次。

饮食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应注意加强营养,家属应给予患儿营养丰富的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过硬、过烫、粗糙的食物,以免伤害患儿消化道,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控制饮食热量。

饮食调理
  • 患儿宜保持饮食清淡,忌食油腻食物及辛辣刺激食物、生冷食物。

  • 应注意多样的烹调方法,多食绿色蔬菜及新鲜水果,从而增进患儿食欲,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 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炸食、巧克力等。

  • 对于违拗的患儿,家人提出的进食要求没有相应的反应行为的患儿需要劝食,可予流食比如米粥、菜汤等,必要时可鼻饲饮食。

护理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需在家属辅助下完成,家属及患者均应学习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以帮助维持治疗。家属需监测患者有无复发的早期征兆,做好日常生活管理,帮助患者走出情感困境。

日常护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作好口腔护理,取头偏向一侧卧位,作好二便护理,预防褥疮。

  • 患者和家属应在医护的指导下学习有关分裂症的基本知识,让患者和家属知道精神分裂症是容易复发的精神疾病,使其认识到疾病复发的危害,认识药物维持治疗、心理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及防止疾病恶化的重要性。

  • 家属应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即充足的睡眠、适度的娱乐、合理用脑及适当的体力劳动。

病情监测

家属应监测患者有无疾病复发的早期征兆,如睡眠障碍、情绪不稳、生活不自理、懒散、不能正常完成社会功能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心理护理

情感淡漠是患者的主要情感特点,所以家属很难接近患者,与患者有情感上的沟通。因此,家属必须坚持以真诚、友善的态度接纳患者,让患者感到他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和值得信赖的。家属可用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对患者的关注,如鼓励患者说出心里的感受,或是利用治疗性触摸,甚至静坐在患者身旁陪伴他。上述方法都有利于帮助患者走出自己的情感困境,改善情感障碍。

特殊注意事项

患者及家属应当学习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家属应了解患者服用药物应维持的年限及服用中的注意事项。教育患者按时复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不擅自增药、减药或停药。

预防
预防措施
  • 因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故处于生育年龄阶段的患者不宜在精神症状未缓解前生育子女。如配偶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则要避免生育。在寻找配偶时,如一方的家人中已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则不宜与有同样遗传负荷的另一方谈婚论嫁。

  • 在备孕以及怀孕期间父母双方均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喝酒等。

  • 父母应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父母注意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鼓励孩子多与旁人交朋友等。

  • 若孩子学习压力较大,父母与老师应及时沟通,并注意疏导孩子的精神压力。

  • 父母两人之间应注意保持和谐健康的沟通方式,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发生较大的争执或肢体冲突。

  • 父母注意多教导孩子与人沟通的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等,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凤海,临床儿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3:309.

[2]苏林雁,儿童精神医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1:383.

[3]齐子有,现代神经内科诊断与治疗进展[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524.

[4]耿立坚,崔颖.慢性病用药指导丛书神经与精神科常见疾病用药分册[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1:137.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