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新生儿肺炎

本词条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梁芙蓉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在子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病原导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紫绀、肺部中细湿啰音为主要表现,是新生儿的常见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肺气肿、肺不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气促、呻吟、发绀、呼吸困难

好发人群
分娩前母亲有感染病史的患儿、早产及低体重患儿、出生后生活卫生条件不好的患儿
常用药物
阿昔洛韦、青霉素、头孢菌素
常用检查
血常规、胸片、病原学检查
疾病分类

吸入性肺炎

通常在出生后3日内发生,因在子宫内误吸被污染的羊水、病原体通过胎盘从母体传播给胎儿,产时或产后误吸被污染的羊水。

感染性肺炎

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通过呼吸道、血液循环侵入或医源性途径感染。

病因

新生儿肺炎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即因羊水、胎粪、乳汁等吸入引起的肺炎,以及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的肺炎。

主要病因

吸入性肺炎

羊水、胎粪吸入

胎儿在宫内或娩出时吸入羊水或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导致肺部发生炎症。

乳汁吸入

出生后因喂养不当、吞咽功能不全、吮乳后呕吐、食管闭锁和唇裂、腭裂等引起乳汁吸入而致肺炎。

感染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分为宫内、产时感染和生后感染。

产前感染

因在子宫内误吸被污染的羊水、病原体通过胎盘从母体传播给胎儿,多在生后24小时内发病,出生时常有窒息抢救史。

产时感染

多由出生过程中吸入被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内分泌物导致,可于生后数天、甚至数周逐渐发病。

出生后感染

新生儿呼吸道发育不完善,可由接触传播如接触呼吸道感染者、血行传播如皮肤、血液感染、医源性感染如医护人员护理不当、医用器械消毒不严格等途径引起感染。

诱发因素

饮食不当

新生儿胃容量小,当摄入失误较多时易导致胃容物反流,而新生儿吞咽功能不协调,反流的胃容物可能被误吸入气道造成吸入性肺炎。

医源性因素

由于医疗器械消毒不良、医护人员个人卫生不佳或者多次的气管插管,可能会诱发新生儿肺炎。

异常分娩

由于分娩过程中早期羊水破裂、产程延长、吸入羊水及胎粪等异物,使胎儿在子宫内或生产时因缺氧,刺激其呼吸中枢,导致吸入性肺炎。

流行病学

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死亡率约为5%~20%。其中,吸入性肺炎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分娩时羊水胎粪污染的发生率为8%~25%,约5%发生吸入性肺炎。

好发人群

分娩前母亲有感染病史的患儿

因在子宫内误吸被污染的羊水或者病原体通过胎盘从母体传播给胎儿,导致患儿发病。

早产及低体重患儿

早产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窒息、免疫缺陷病、营养不良、遗传代谢病等高危因素的患儿易感染本病。

出生后生活卫生条件不好的患儿

由于接触了呼吸道感染者、皮肤感染、血液感染,以及医护人员护理不当、医用器械消毒不严格等途径也会引起感染。

症状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与疾病分型及轻重有关,如吸入性肺炎常有呼吸困难的表现,而感染性肺炎临床症状常不典型,若出现呼吸困难通常表明病情已较为严重。

典型症状

吸入性肺炎

羊水、胎粪吸入者

羊水吸入量少者可无症状或仅轻度呼吸困难,吸入量多者常在窒息复苏后出现呼吸窘迫、青紫,口腔流出液体或泡沫,肺部可闻及粗湿啰音;胎粪吸入者症状常较重,分娩时可见羊水混胎粪,患儿皮肤、脐窝、指(趾)甲胎粪污染,口鼻腔、气管内吸引物中含胎粪。窒息复苏后很快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呼气呻吟及发绀、甚至呼吸衰竭。

乳汁吸入者

乳汁吸入者常有喂奶时或喂奶后呛咳,乳汁从口、鼻腔流出或涌出。症状与吸入程度有关。患儿可有咳嗽、喘憋、气促、发绀、肺部啰音等。严重者可导致窒息。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多在生后24小时内发病,出生时常有窒息史,复苏后可出现气促、呻吟、发绀、呼吸困难,体温不稳定,反应差。病毒感染者出生时可无明显症状,而在2~3天,甚至1周左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甚至进展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分娩过程中感染

发病时间因不同病原体而异,一般在出生数日至数周后发病。细菌性感染在生后3~5天内发病,Ⅱ型疱疹病毒感染多在生后5~10天出现症状,而衣原体感染潜伏期则长达3~12周。

出生后感染性

可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等全身症状。呼吸系统表现为气促、鼻翼扇动、发绀、吐沫、三凹征等。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表现为喘息,沙眼衣原体肺炎出生后常有眼结膜炎病史,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易合并脓气胸。

并发症

全身感染

易引发全身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脑室膜炎和感染性休克。 

心力衰竭

患儿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肝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大时,提示合并心力衰竭。

肺气肿

肺里是充满气体的,气体在肺里交换,有吸入、呼出,每天无时无刻进行呼吸,当只能吸入而不能呼出时就会引起肺气肿。因为新生儿肺炎导致气体大量在肺里集聚,也就是气道有梗阻,尤其是下呼吸道梗阻使气体不能有效呼出就会造成肺气肿。

肺不张

新生儿肺炎若不及时治疗,导致支气管或者细支气管内痰梗阻,使支气管壁痉挛或管腔内分泌物堵塞等,从而导致肺实质被压缩形成肺不张。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

就医
有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病史及窒息史的胎儿,需要于出生后在医院进行进一步观察、监护。岀院后的胎儿如果岀现口唇周围明显青紫,精神差、吃奶差、呻吟不止、明显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均应立即至新生儿科或急诊科就诊,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就医指征
  • 患儿有面色差、吃奶差、呻吟不止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若患儿精神差、尿量较平时明显减少、呼吸带点头样动作时应及时就医。

  • 若患儿有口唇周围明显青紫、全身皮肤成苍灰色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本病优先考虑去新生儿科。

  • 出现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去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 孩子现在有哪些症状?症状持续多久了?

  • 母亲是什么生产方式?

  • 是否有宫内窘迫史?

  • 母亲妊娠期间是否患有感染病?

  • 小儿是否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过?

需要做的检查

X线检查

首选检查方法为胸部X射线检查,X线胸片检查为明确新生儿气管插管位置、气胸、肺透明膜病、纵膈气肿、新生儿肺炎等疾病具有重要的检查意义,对于新生儿肺炎的检查和诊断,胸片能及时有效的做出诊断。

体格检查

可见呼吸困难的患儿口唇或肢端青紫,以及四肢冰凉伴有花斑纹等表现。

血常规检查

可初步判定患者有没有感染,可判断病情的轻重。如是细菌感染性肺炎,可见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如为病毒感染,则可见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

病原学检查

如为细菌感染,可做细菌培养及涂片检查明确病原体对症应用抗生素;如为病毒感染,可检测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并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及时检测血清特异性IgM。

动脉血气分析

判断新生儿缺氧的严重程度。

诊断标准

吸入性肺炎

有明确的羊水、胎粪、乳汁吸入史,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结合胸部X线改变,两侧肺纹理增粗伴肺气肿,即可做出诊断。

感染性肺炎

产前感染性肺炎

常有窒息,复苏后呼吸快、呻吟,体温不稳定,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糙、减低或啰音。严重病例可发生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者心脏扩大、心率快、心音低钝、肝大。可发生抽搐、昏迷,或并发休克和持续肺动脉高压等。周围血象白细胞大多正常,也可减少或增加。脐血IgM>200mg/L或特异性IgM增高者对产前感染有诊断意义。X线表现在病毒性肺炎多显示为间质性肺炎改变,细菌性肺炎则多为支气管肺炎征象。

产时感染性肺炎

发病时间因不同病原体而异,一般在出生数日至数周后发病,细菌性感染在生后3~5天发病。Ⅱ型疱疹病毒感染多在生后5~10天,而衣原体则长达3~12周。生后立即进行胃液涂片找白细胞和病原体,或取血标本、气管分泌物等进行涂片、培养和对流免疫电泳等检测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产后感染性肺炎

可以有发热、少吃、反应低下等全身症状。呼吸系统表现有咳嗽、气促或呼吸不规则、鼻扇、发绀、三凹征、湿啰音、呼吸音降低等。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表现为喘息,肺部听诊可闻哮鸣音。衣原体肺炎病前或同时有眼结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易合并脓气胸。鼻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和荧光抗体、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査有助于病原学诊断。X线在不同的病原感染时有所不同,细菌性肺炎表现为两肺弥漫性模糊影,或点片状浸润影,病毒性肺炎以间质病变或肺气肿多见。

鉴别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啰音,胸部X线片可见肺纹理增粗、双肺透亮度增强或有小片阴影和肺不张。新生儿肺炎的X线片的检查可显示两肺透过性增强,由此可以鉴别。

支气管异物

当有呼吸道阻塞伴感染时,其呼吸道症状与急性气管炎相似,应注意询问有无呼吸道异物吸入史,经治疗后疗效不好,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胸部X线检查表现有肺不张、肺气肿等梗阻现象。感染性肺炎的X线表现可不明显,由此可以鉴别。

肺结核

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及胸部X线检查可排除。

治疗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法,以积极控制炎症,改善肺通气功能,防止并发症为主,以此挽救患儿生命,缓解症状,提高患儿的血氧饱和度。

治疗周期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以短期治疗为主。一般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治愈。
一般治疗

吸入性肺炎

尽快清除吸入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胎儿分娩出后立即用喉镜进行气管内插管并通过气管内导管进行吸引。

给氧

维持PaO2在60~80mmHg.根据缺氧程度选择鼻导管、面罩或机械通气。

纠正酸中毒,维持正常循环

用 NaHCO3纠正酸中毒,保持动脉血pH>7.4,特别是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维持正常血糖与血钙水平。如患儿出现低血压或灌注不良,应予以扩容并静脉点滴多巴胺。对并发脑水肿、肺水肿或心力衰竭者,应限制液体入量。

感染性肺炎

呼吸道管理

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定期翻身、拍背,及时吸净口鼻腔分泌物,务必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正常血气

有低氧血症时可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选用鼻导管、面罩、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使血气维持在正常范围。当高碳酸血症难以改善时必须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支持疗法

纠正循环障碍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输液速率应慢,以免发生心力衰竭及肺水肿;保证充足能量和营养供给,酌情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提髙机体免疫功能。

药物治疗

吸入性肺炎

抗生素

有继发细菌感染者,根据血、气管内吸引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NO吸入治疗

对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可选择NO吸入治疗。NO是一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能够降低肺动脉高压的同时在不影响全身血压的情况下增加氧合。

感染性肺炎

针对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及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可选用阿昔洛韦。

  • 肺炎链球菌、B族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选用青霉素。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选用头孢菌素。

  • 大肠埃希菌肺炎可选用阿米卡星和氨苄西林。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

  • 衣原体肺炎可选用红霉素。

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预后

单纯的新生儿肺炎大多数可以完全治愈,但是对于其中一部分肺部感染非常严重的患儿,尤其对于一些严重宫内感染或早产儿,生后治疗时间较长。尤其是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的患儿,治愈后可能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长大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肺功能损害发生的风险较高。

能否治愈

新生儿肺炎经过积极的治疗能治愈,但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

能活多久

新生儿肺炎经过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部分新生儿肺炎患儿在治愈后一周内可能仍偶有轻声咳嗽、呼吸稍急促等症状,但如果上述症状无明显加重,并且逐渐缓解,可继续在家观察。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则提示肺炎可能尚未痊愈或有新的感染,应及时找医生复诊。

饮食
饮食调理

新生儿应合理喂养,供给足够的能量及水分,少量多次喂奶,细心喂养,喂哺时防止呛咳窒息。重者予以鼻饲或由静脉补充营养物质与液体。

护理

家长应了解该病的治疗和护理要点,良好的护理有助于促进患儿舒适,促进疾病恢复。如应注意保持患儿舒适体位,让患儿保持安静,减少氧的消耗及减轻心脏负担,保证热量供给,喂养应耐心,少量多次等。

日常护理

环境

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朝南房间为佳。室温要求在22~24℃,夏冬季可借助空调或取暖器调节。相对湿度55%~65%为宜,气候干燥时可在室内放一盆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层流或新风系统病室应定时通风,冬天可每日通风2次,每次30min,避免对流风。

用药

病愈出院后,一般不需要用药。如需服用药物要根据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勿在小儿哭闹时喂药,以免误吸入气管。

喂养

要有耐心,以少量多餐为宜。喂好后将小儿竖直,头伏于母亲肩上,轻拍其背以排出咽下的空气避免溢乳和呕吐,待打嗝后再取右侧卧位数分钟。容易吐奶的小儿可同时抬高肩背部,以促进胃排空减少吐奶的发生。当小儿发生呕吐时,迅速将小儿的头侧向一边,轻拍其背部,并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奶汁防止奶汁吸入。

其他

  • 多怀抱小儿,如肺炎未愈出院或肺炎恢复期可在脊柱两侧由下而上,由外向内用弓状手掌拍其背部。

  • 经常检查鼻孔是否通畅,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

  • 卧位一般取右侧卧位,如仰卧时要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伸。

  • 洗澡时,要求室温26~30℃,水温38~40℃,关好门窗,动作轻快,及时擦干,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 根据季节及气候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热或着凉,衣着以小儿的手足温暖而不出汗为宜。

  • 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探视,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况,有无发热等症状,发现患儿不适及时就医。

预防

孕妇在孕期要定期在产科门诊产检,以早期发现相关感染,并早期治疗,以避免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孕晚期孕妇尤其要注意胎动、自身体温、有无羊水早破,严重的宫内感染可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出现胎动减少,孕妇发热,羊水早破时间延长会导致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的风险成倍增高。一旦孕妇明确感染或感染风险较高,应尽早给予抗感染治疗。

早期筛查

对初次发生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患者应彻底治疗,检査有无呼吸道器质性疾病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及时发现并治疗。

预防措施
  • 出生前:母亲孕期应预防感染,做好孕期保健,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绒毛膜羊膜炎或胎盘炎的孕妇在生产前可以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分娩过程中尽量减少阴道指检,减少宫内感染的机率。

  • 出生后:生活空间要洁净舒适,衣被、尿布应柔软且干净,哺乳用具应消毒,父母和护理人员应注意卫生,及时洗手。发现孩子有脐炎或皮肤感染等情况时,立即治疗,防止病菌扩散。

  • 护理人员有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护理时应戴口罩,减少直接飞沫传染的机会,体弱多病的孩子尽量少接触其他人。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5-107.124-125.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丁淑贞,倪雪莲.儿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109-113.

[4]张纯英.现代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447-450.

[5]桂永浩,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5-118.142-14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