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鼠咬热

本词条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科 陈凤欣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鼠咬热系由鼠类或其他啮齿类动物咬伤后,所致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有小螺菌和念珠状链杆菌,故临床上分为小螺菌型及念珠状链杆菌型两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受累、恶心、呕吐和累及其他系统的相关症状。首选青霉素治疗,若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就诊科室
感染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Rat bite fever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细菌性心内膜炎、支气管肺炎、肝脓肿、皮肤脓肿、胰腺炎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发热、皮疹、关节疼痛、恶心、呕吐

好发人群
野外露宿和工作者、污水处理人员、实验室人员、宠物相关工作者、婴幼儿
常用药物
青霉素G、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
常用检查
血常规、血培养及暗视野检查、动物接种、血清免疫学试验
疾病分类

病因

鼠咬热的病变无特异性,病原体可分为小螺菌和念珠状链杆菌。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可能与体液、细胞免疫参与有关。

主要病因

小螺菌鼠咬热

小螺菌经家鼠或其他啮齿类动物所咬的伤口侵入淋巴系统,在淋巴结内繁殖,引起局限淋巴结炎,以后病原菌进入体循环,形成菌血症则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小螺菌型鼠咬热可周期性复燃,其原发灶中的病原菌周期性入血,导致临床症状呈周期性反复发作。

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

念珠状链杆菌型鼠咬热基本上同小螺菌型鼠咬热,念珠状链杆菌病菌大多一次释放入血,故临床上常无周期性发作。念珠状链杆菌所致病理变化主要是各脏器充血、水肿和单核细胞浸润,念珠状链杆菌可从局部病变组织和血中检出。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小螺菌鼠咬热主要传染源为家鼠,野生鼠也是带菌者。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主要传染源为野生鼠,其次为实验用大小白鼠,其他啮齿动物,如猫、狗也可作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类主要是病鼠啮咬而感染,病原菌从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小螺菌来自鼠的牙龈、口腔损害的血液或者眼分泌物中,而唾液不含有小螺菌。啮咬时系由牙龈或者口唇破损处及泪管流入口腔,再经伤口侵入人体。念珠状链杆菌可存在于病鼠的唾液及鼻炎分泌物中,故念珠状链杆菌除经咬伤伤口侵入人体外,还可通过消化道传播,人可因进食被念珠状链杆菌污染的牛乳或者乳制品而传染。

易感人群

各种族及各年龄组人群均对本病易感,睡熟婴幼儿可被鼠咬伤而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受鼠咬机会较多,故患本病的机会亦较多。

流行与分布

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以亚洲为多。卫生状况不良,鼠类繁殖多的地区发病较多,近年来被实验室的带菌实验鼠及宠物咬伤而发病的也在增多。我国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山东、安徽、台湾、上海及北京等省、市均有病例报道,以小螺菌相对较多,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在我国已有少数报道。

传播途径
  • 人类主要是病鼠啮咬而感染,病原菌从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小螺菌来自鼠的牙龈、口腔损害的血液或者眼分泌物中,而唾液不含有小螺菌。啮咬时系由牙龈或者口唇破损处及泪管流入口腔,再经咬伤伤口侵入人体。

  • 念珠状链杆菌可存在于病鼠的唾液及鼻炎分泌物中,故念珠状链杆菌除经咬伤伤口侵入人体外,还可通过消化道传播,人可因进食被念珠状链杆菌污染的牛乳或者乳制品而传染。

好发人群
  • 各种族及各年龄组人群均对本病易感,睡熟婴幼儿可被鼠咬伤而感染。

  • 实验室工作人员受鼠咬机会较多,故患本病的机会亦较多。

症状

鼠咬伤后约1%~10%人群出现鼠咬热病原体感染症状,不同类型鼠咬热症状略有不同,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受累、恶心、呕吐,并累及其他系统的相关症状。

典型症状

小螺菌鼠咬热

小螺菌鼠咬热潜伏期2~3周,长者可达4月左右。鼠咬后伤口如无继发感染,可于数日内暂时愈合,经潜伏期后,多在1~4周后急骤发病。原已愈合的咬伤处疼痛、肿胀发紫以及坏死,其上覆以黑痂,脱痂后成为硬结性下疳样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质韧,并有压痛,但不粘连。常伴有淋巴管炎,在皮肤表面可出现红线。全身症状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迅速上升至40℃左右。热型多为弛张热,发热持续3~5日后,于1~2天内在大汗中体温急剧降至正常。高热时常伴有头痛、乏力、出汗、肌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

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潜伏期为3~21天,一般为2~3日。咬伤处很快愈合,无硬结样溃疡形成,局部淋巴结亦无明显肿大。多表现为突起高热,伴有寒战、呕吐、头痛、剧烈背痛、关节酸痛等毒血症症状。热型呈间歇热或不规则热,可于2~3日后缓解,但又迅速上升而呈马鞍形。75%患者于病程13日出现皮疹,一般为斑丘疹,呈离心性分布,也可表现为瘀点、瘀斑,偶成脓疮。约50%~70%患者在病后2周出现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痛或关节炎,关节红肿、疼痛是本病特征,以大关节多见,非游走性,可有纤维蛋白渗出液,常多个关节同时或相继受累,如膝、踝、腰、手掌、肘、肩关节等。

其他症状

小螺菌鼠咬热严重者有恶心、呕吐、腹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谵妄、昏迷、颈强直等。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婴幼儿患者,以腹泻以及体重减轻较多见。

并发症
  • 小螺菌鼠咬热多次发作的迁延型者常伴有肾炎、肝炎、心肌炎、脑膜炎和贫血等并发症。

  • 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患者可能于急性期并发支气管肺炎,也观察到有肝脓肿、脾脓肿、皮肤脓肿形成和脑炎、胰腺炎、腮腺炎、前列腺炎等,婴幼儿患者以腹泻及体重减轻较多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在原有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中更易发生。

就医

患者若被啮齿类动物,主要为鼠类抓伤或咬伤后,应及时前往医院感染科就诊,行血清学检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就医指征
  • 与鼠接触较多者,如饲养员等,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典型症状,应及时就医。

  • 患者一旦被鼠咬伤,及时处理伤口后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多数患者优先去感染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近期是否有被老鼠抓伤或咬伤?

  • 做什么职业?近期有无外出或饲养仓鼠?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高热、恶心、呕吐等)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皮疹、关节肿痛等症状)

  • 周围其他人是否也出现的类似的症状?

需要做的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可达(10~20)×10^9/L,可伴有核左移。小螺菌型患者反复发热消耗后可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嗜酸性粒细胞偶有增多。

血培养及暗视野检查

血液、关节腔积液、脓液、伤口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液做暗视野检查,可找到典型的病原菌。

动物接种

取患者血液、伤口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液接种于小鼠腹腔,约5~15天后于接种动物抽取血清做暗视野检查,可找到典型的小螺菌。但耗时耗力,难以常规开展。

血清免疫学试验

小螺菌型的康氏及华氏血清反应大多呈弱阳性,念珠状链杆菌型约1:4阳性。起病10日左右血中出现凝集素,1~3月达高峰。特异性凝集素常在5个月至2年后转阴,但可保持低效价达7年之久。

分子生物学检查

可从关节腔积液、血、脑脊液等标本中提取出致病菌的核酸,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16SrRNA,测序后可鉴定出菌种。此方法灵敏度较高,但念珠状链杆菌与纤毛菌属有较高相似度,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多加分析。

诊断标准
  • 患者具有鼠类接触史(如咬伤、抓伤等)。

  • 患者出现典型鼠咬热症状,如皮疹、硬结性溃疡、关节症状等。

  • 确诊有赖于病原菌的检出或特异性抗体增长4倍以上,因病原培养困难,若16SrRNA扩增测序结果支持,亦可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鉴别诊断

回归热

回归热是由回归热螺旋体经虫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周期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肿大和出血倾向,重症可有黄疸。结合实验室检查从末梢血中检出螺旋体,本病即可确诊。

疟疾

有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曾接受过输血的发热,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大及贫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流行区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迷也应考虑本病,血片找到疟原虫可确诊。

钩端螺旋体病

早期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中期出现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肾功能不全、脑膜脑炎。病原学、血清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鼠咬热的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与其他急性传染病相同,主要包括局部治疗和药物治疗。本病一般短期治疗即可,药物首选青霉素。

治疗周期
鼠咬热一般短期治疗即可。
一般治疗

咬伤部位予以对症处理,虽然局部治疗不能防止本病发生,但对防治继发感染甚为重要。一旦被鼠咬伤,应迅速用硝酸银烧灼咬伤处,或者采用浓苯酚涂皮肤伤口,继之以75%乙醇洗净中和并包扎。皮肤破溃定期采用0.02%呋喃西林、0.1%~0.2%的新霉素等溶液湿敷。

药物治疗

治疗上首选青霉素G。如果患者合并有心内膜炎则剂量加大、延长疗程,必要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青霉素过敏者亦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及链霉素等。念珠状链杆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以及头孢菌素和万古霉素敏感。

手术治疗

鼠咬热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预后

若未能正确使用抗生素,小螺菌型鼠咬热和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的病死率均可达10%左右,及时应用抗生素后很少死亡。死因主要为心内膜炎、支气管肺炎、继发细菌败血症等,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预后也较差。

能否治愈

轻者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较顽固。未经治疗病例,病死率较高。

能活多久

鼠咬热经过治愈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无特殊及严重并发症者仅需短期治疗,不需复诊。

饮食
饮食调理

鼠咬热与饮食基本上无明显关系,所以鼠咬热患者维持正常饮食,营养均衡即可,无特殊饮食注意事项。

护理

治疗期间鼠咬热患者还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鼠类,以防加重感染。适当运动、保持睡眠充足、积极治疗原发病,从而提高身体抵抗力。

日常护理
  •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更不能随意停药、换药。

  • 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上腹不适、恶心、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需及时至医院就医。

  • 注意日常清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避免直接接触鼠类。

病情监测

治疗2周后复诊,行血清学检查,检测是否还有小螺菌或念珠状链杆菌存在繁殖。

预防

鼠咬热虽罕见,但可具有致死性,且无有效疫苗预防。故对于工作、生活环境中常接触老鼠等动物的人群,如流浪者、农民、污水处理工人以及野外旅行者、宠物相关工作人员等,应注意自身防护。

早期筛查

若被鼠咬,除彻底清创、消毒伤口外应及时就诊,早期进行病原学诊断。

预防措施
  • 灭鼠,并避免被鼠类或其他啮齿类动物咬伤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 在多鼠环境下注意保护婴幼儿及体弱者,野外露宿或者在实验室工作者以及饲养员,注意个人防护,包括使用工作服、手套以及面罩等,避免被鼠及其他啮齿类动物咬伤。

  • 一旦被鼠咬伤,及时处理伤口,并可预防性注射青霉素。

参考文献

[1]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上册[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55.

[2]王宇明,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103.

[3]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