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黄疸型肝炎

本词条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 陶文惠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黄疸型肝炎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时,上述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感染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Icterohepatitis
疾病别称
黄疸性肝炎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肝硬化、肝衰竭、肝性脑病
治疗周期
病情不同治疗周期不同
临床症状

发热、皮肤巩膜黄染、尿黄

好发人群
长期饮酒者、年龄较大者、运动量少者
常用药物
谷胱甘肽、熊去氧胆酸、甘草酸类制剂
常用检查
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肝功能检查
疾病分类

病毒性肝炎

主要包括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及一些非嗜肝病毒感染导致

药物性肝炎

因为一些药物如乙酰氨基酚等导致肝脏损伤。

酒精性肝炎

长期酗酒或者是因酒精中毒引起。

自身免疫性肝炎

是因为自身的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肝病。

病因

黄疸型肝炎主要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其他引起肝功能损害因素也可导致急性黄疸型肝炎,如酒精、药物、自身免疫等因素。该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消化道、性接触、母婴传播,好发于长期饮酒者、老年人、喜食荤者、运动少者。

主要病因

病毒

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进而肝脏组织发生炎性浸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影响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使胆红素不能从胆道系统正常的排出而进人血液,胆红素随血液运行到身体各个脏器,则各脏器均可被染成黄色。

酒精

酒精是导致黄疸型肝炎发生的原因之一,人体肝脏每天能代谢的酒精约为每公斤体重1g,一个60kg体重的人每天允许摄人的酒精量应限制在60g以下。低于60kg体重者应相应减少,最好掌握在45g左右。如果人们饮酒过量,将会直接性的导致肝脏受损,后来慢慢身体就会出现疲倦乏力的状态,皮肤也会出现黄疸,最终将会形成黄疸型肝炎。

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及中药等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肝脏损害,进而导致胆红素代谢和排泄障碍,出现黄疸相关症状。

自身免疫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攻击自身正常的肝细胞,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免疫性肝炎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诱发因素

生活不规律

过度劳累、熬夜等,会使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可诱发黄疸型肝炎。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常伴随长期空腹,长期空腹可导致胆结石,暴饮暴食使胆汁分泌量骤增,胆结石会随着分泌的胆汁而下,很容易堵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而无法排出体外,从而诱发黄疸。

流行病学

不同病因引起的黄疸型肝炎各有不同,我国以乙型肝炎为主。酒精性肝炎在美国较常见,我国尚缺乏相关资料,但我国饮酒人群和酒精性肝炎患病率逐年上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以40岁以上多见。

传播途径

黄疸肝炎主要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炎病毒包括甲、乙、丙、丁、戊五型,五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也各有差别,大致包括经血液、消化道、性接触、母婴传播等。甲肝和丙肝主要由粪-口传播,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经血液传播。其他因素所致的黄疸型肝炎几乎不传播。

好发人群

长期饮酒者

肝脏是酒精和脂肪酸代谢分解的场所,由于酒精介入,脂肪酸分解和代谢受到影响,长期饮酒致使肝内酒精增多,肝内脂肪酸不能正常分解代谢,堆积于肝脏,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给肝脏造成危害。

年龄较大者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功能逐渐减退,加上年龄大的人群运动量减少,增加了脂肪沉积的几率。此类人群多患有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造成体内代谢紊乱,脂肪分解代谢受到影响,最终使脂肪堆积在肝脏内。

喜荤食者

荤食中含有高脂肪,长期进食荤食人群体内脂肪量高于平常人,给肝脏增加负担,最终导致肝脏中堆积大量脂肪。

运动少者

运动可以促进脂肪分解代谢,运动量少的人群会导致脂肪沉积在体内,并且多于的物质转化为脂肪,脂肪存积于肝脏,使肝脏受累。

营养不良者

长期营养不良由于蛋白质缺乏,致使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肝脏转运甘油三酯时发生障碍,使脂肪在肝内堆积。

长期熬夜者

长期熬夜的人经常会导致肝脏的损伤,出现肝炎。

症状

黄疸型肝炎根据不同分期可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尿黄、巩膜及皮肤黄染等症状。该病可并发有肝硬化、肝衰竭、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腹腔积液等。

典型症状

黄疸前期

黄疸前期持续约数天至21天,平均为7天,常表现为全身乏力,继而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尿色加深,可有发热、头痛、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寒战、高热、荨麻疹、丘疹等表现。

黄疸期

黄疸期持续约2~6周,以黄疸为主要症状。首先出现尿色变黄,颜色加深,继而可有巩膜及皮肤黄染,1~3周内达高峰。部分患者可有梗阻性黄疸表现,如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

恢复期

黄疸消退即进入恢复期,持续约2~4个月,上述症状多在2周左右开始恢复。

并发症

肝硬化

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弥漫性肝损害。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期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可有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脾亢、肝性脑病、肝癌等。

肝衰竭

黄疸型肝炎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肝衰竭,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昏迷,严重者甚至死亡。

肝性脑病

在肝炎症状基础上,患者性格与意识发生改变,与正常人状态不同,睡眠时间出现颠倒。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黄疸型肝炎会引起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消化道出血,可有腹痛、进食困难等症状。

腹腔积液

患者腹腔内液体逐渐增多,出现腹部膨隆,进而引起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

就医

若患者出现黄疸型肝炎相关症状,如发热畏寒、全身乏力、尿黄、巩膜和皮肤黄染、粪便颜色变浅,甚至出现肝区疼痛、精神症状等,应及时就诊于消化内科或感染科,进行血液、尿液、肝功能等检查,注意与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假性黄疸相鉴别。

就医指征
  • 若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等症状,应该带患者及时就医,确诊病因,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 若患者出现尿黄、巩膜及皮肤黄染、粪便颜色变浅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若患者出现包括呕血、黑便在内的消化道出血症状,以及包括性格和意识改变、睡眠时间颠倒、昏迷等症状在内的精神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厌油腻等表现时,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 若能明确诊断为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黄疸型肝炎,可就诊于感染科。

医生询问病情
  • 患者身上存在皮肤发黄的现象吗?

  • 有慢性肝炎病史多长时间?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畏寒、尿黄、皮肤和巩膜黄染、粪便颜色变浅、肝区疼痛等)

  • 是否由以下症状?(如性格和意识改变、睡眠颠倒、昏迷等)

  •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血液检查

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下降,中性粒细胞可减少,淋巴细胞可增多,血小板可减少。部分患者血浆胆固醇可下降。重型肝炎、肝衰竭可有血氨升高。血液检查有助于鉴别黄疸型肝炎的病因及病情程度判断。

尿液检查

黄疸期可有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增加,尿液检查有助于鉴别黄疸的类型。

肝功能检查

黄疸型肝炎患者常有肝功能损害,检查可见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上升,可有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升高,胆碱酯酶、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等。

病原学检查

肝炎病毒核酸及血清学检查、巨细胞病毒与EB病毒IgM及核酸检测等检查阳性有助于黄疸型肝炎的诊断。

甲胎蛋白

血清甲胎蛋白升高为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注意甲胎蛋白升高水平、动态变化以及与转氨酶的关系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自身抗体检查

抗线粒体抗体、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肝肾微粒抗体等的检查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部超声、腹部CT、磁共振成像、内镜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观察肝脏形态,判断有无肝硬化、门脉高压,并能有效发现肝占位性病变并鉴别其性质。

病理检查

肝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明确肝脏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

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或者触诊检查患者身上是否存在黄染或者水肿的情况,以及皮肤黏膜是否破损。

诊断标准

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炎,伴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17.1umol/L,即可诊断为黄疸型肝炎。

鉴别诊断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因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过多血红蛋白,转化为胆红素,超过人体代谢能力所引起的黄疸,症状以贫血、血红蛋白尿、脾肿大为主,胆红素升高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尿胆红素一般为阴性,转氨酶一般正常,查网织红细胞可有增加。而黄疸型肝炎是因肝细胞损害,胆红素排泄障碍所致的黄疸,症状以肝区胀痛不适、消化道症状、肝脾肿大为主,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可升高,尿胆红素阳性,转氨酶明显增高,肝功能检查可有明显异常。

肝外梗阻性黄疸

肝外梗阻性黄疸是因胆管狭窄或受压,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所致的黄疸,症状以黄疸波动或进行性加重、胆囊肿大、皮肤瘙痒为主,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尿胆原减少或消失,影像学检查可有胆道梗阻病变。而黄疸型肝炎主要是因肝细胞受损,肝功能障碍,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所致的黄疸,症状以肝区胀痛不适、消化道症状、肝脾肿大为主,非结合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均可升高,尿胆原增加,实验室检查可有肝功能受损。

假性黄疸

通常进食大量胡萝卜、橘子、南瓜等食物时,会出现假性黄疸症状,但胆红素浓度正常,无腹痛、瘙痒等症状。黄疸型肝炎患者胆红素浓度上升,可有腹痛、瘙痒等症状。

无黄疸型肝炎

起病缓慢,病史不明确,多因查体或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就诊,患者多与肝炎患者或污染物有密切接触史,或半年内有输血、免疫接种、注射、针刺治疗史,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疼痛等,但无黄疸型肝炎没有黄疸相关表现,以此可与黄疸型肝炎进行鉴别。

治疗

黄疸型肝炎患者需及时得当的短期治疗或长期持续治疗,急性期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保肝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可应用抗病毒药、抗炎类药物、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解读类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须进行肝移植。此外也可通过中医治疗,可选用茵陈复方、八宝丹胶囊、痰热清等。

治疗周期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经及时得当的短期治疗,大部分可在3个月内恢复,部分黄疸型肝炎,如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炎迁延不愈、肝损害较重者。若无法治愈,需长期持续治疗。
急症治疗

黄疸型肝炎急症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保肝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可应用抗病毒药物,酒精性肝炎患者应完全戒酒,必要时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应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保肝治疗一般应用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甘草酸类等。

药物治疗

抗炎类药物

以甘草酸类制剂为主,可消除炎症、改善肝功能受损的情况,副作用较小。

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

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可修复受损肝细胞。

解毒类药物

如谷胱甘肽等,易与毒素结合,因此具有整合解毒的作用。

治疗胆汁淤积药物

各类利胆药物可改变胆汁成分,促进受损肝细胞分泌胆汁及脂质,从而达到缓解黄疸症状的作用。包括S-腺营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等。

手术治疗

进展为急性肝衰竭患者,需进行肝移植治疗。

中医治疗

八宝丹胶囊

具有清利湿热,活血解毒,去黄止痛之功效。

核糖核酸注射液联合苦参碱注射液

药理实验证实苦参碱活性单体具有抗炎、抗免疫性肝损伤,改善肝脏微循环、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促进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等作用。

痰热清注射液

具有强效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和溶解胆栓的作用,从而能解除肝内胆汁淤积。

清开灵

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化痰通络、醒脑开窍功能。

丹红注射液

具有活血祛瘀、通脉舒络、调节免疫功能,还具有消炎、抗凝、改善微循环。

三草祛黄汤

具有利湿退黄、解毒健脾功能。

血必净注射液

具有化瘀解毒活血、疏通经络、溃散毒邪、调节免疫等功效。

预后

部分黄疸型肝炎可以治愈,且彻底治愈后不易复发,对寿命影响较。但如乙肝或丙肝等所致的黄疸型肝炎,只能控制而无法根治,需长期持续治疗。部分病人经治疗后可有肝炎后综合征。患者出院后应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能否治愈

黄疸型肝炎需要分类型,如果是甲肝、戊肝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以及酒精、药物等因素所致的肝炎,是可以治愈的,治愈后也不容易复发。如果是乙肝、丙肝、自身免疫等原因所致,则只能控制而无法根治。

能活多久

黄疸性肝炎如果及时进行正规治疗,治疗得当,并注意生活和饮食保养,可彻底治愈且不易复发,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部分病人可有肝炎后综合征,表现为肝区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

复诊

患者出院后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若出现肝功能减退,或者出现尿黄、巩膜及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等黄疸症状,甚至精神神经异常、消化道出血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进行血液、尿液、甲胎蛋白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饮食

黄疸型肝炎患者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尽可能多的食用含糖量水平较高的食物,使肝细胞内的糖原含量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对蛋白质进行专门的补充,使受损组织的修复速度提高。

饮食调理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一些刺激性食物,如姜、葱、辣椒等应尽量避免,因为这些都属于辛辣之品,可以助湿热,使肝脏湿热加重,从而导致临床症状加重。

戒烟限酒

肝炎病人绝对禁止饮酒,酒精可以引起肝细胞的急性损伤,转氨酶上升,加重肝炎病情,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因此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应戒烟限酒。

护理

对于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护理即为多卧床休息,遵医嘱服药,检查肝功能,同时也应注意梳理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另外,对于黄疸型肝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也应注意及时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

日常护理
  • 尽可能多的卧床休息,使肝脏供血量能够保持充盈,为肝细胞的再生提供方便条件。

  • 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对肝功能进行检查,控制日常饮食,发生异常及时就诊。

心理护理

在疾病治疗的同时,家属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其病情程度及心理状态。若患者情绪较为激动,应给予其适当的安慰,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等有效方式。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对心情进行调整,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 黄疸型肝炎具有传染性,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隔离。

  •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预防

黄疸型肝炎具有传染性,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进行预防。对肝炎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日常注意卫生,注射乙肝疫苗等方法有助于预防。

早期筛查

有慢性肝炎病史者、慢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者,以及经常腹痛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可半年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若有异常及时就诊。

预防措施
  • 养成饭前、饭后、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能食用不干不净的食物。除此之外,人们所使用的各种器皿都要进行及时消毒,以免病菌传播。

  • 接触过黄疸型肝炎患者的人,要采取隔离的措施,隔离至潜伏期结束。

  • 可以注射疫苗防止受到黄疸型肝炎的传染,在接触乙肝病人后及时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4周后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于1个月及6个月时再注射第2~3针乙肝疫苗。接触甲方肝病者,在2周内,肌内注射含抗甲肝抗体的丙种球蛋白。

参考文献

[1] 吕红玉,张雅丽.黄疸型肝炎中西医治疗回顾[J].世界中医药,2016(B06):1974-1975.

[2] 裴红英.藏医泻下法治疗黄疸型肝炎84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5(01):10-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