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杨放如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现为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人格障碍,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病因至今不明,但目前认为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父母养育方式等因素有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以反社会行为作为主要特征,对他人与社会缺乏责任心,脾气暴躁,情感冷漠,不懂体谅与帮助他人,其矫治难度大,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重新犯罪率高,团体心理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疾病别称
无情型人格障碍、精神病态、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悖德型人格障碍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抑郁症、焦虑症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冷漠无情、傲慢自大、冲动、无责任心

好发人群
有童年精神创伤者、有精神类疾病家族史者
常用药物
丙戊酸盐、卡马西平、喹硫平、阿立哌唑
常用检查
影像学检查、DSM-5诊断
病因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是一种精神障碍,病因至今不明,但目前认为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脑损伤等因素有关,有童年精神创伤者、有精神类疾病家族史者容易发病。

主要病因

遗传

攻击行为的遗传可能性在成人中为44%~72%。

脑损伤

大脑发育过程中,脑部的缺陷和损伤,导致大脑正常功能的改变,也可能会增加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病风险。

环境

与社会经济低下等因素有关,童年时期有被虐待或漠视经历的个体成年后更容易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诱发因素
  • 儿童时期便出现品行障碍,同时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易诱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若自身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也会诱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发生。

流行病学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在0.2%~3.3%,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某些特殊环境中或者人群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非常高,甚至可高于70%,如严重酒精使用障碍的男性,戒毒所、监狱或其他司法环境等,生活在不良社会环境中,如经济贫困、迁徙的社会文化等患病率较高。

好发人群

有童年精神创伤者

童年时期有被虐待或漠视经历的个体成年后更容易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有精神类疾病家族史者

家庭环境会影响患者,增加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几率。

症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症状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早期出现,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会出现漠视或侵犯他人、无法遵守法律、做事冲动、易激怒等典型症状,还会伴随着酗酒、滥用药物、伤害他人或自己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抑郁和焦虑的并发症。

典型症状
  • 没有是非观,做事不考虑对错。

  • 往往表现冷漠无情的和愤世嫉俗的性格,不尊重他人。

  • 缺乏同情心,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

  • 傲慢自大,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非常武断专横。

  • 不可靠,对朋友无信义,对伴侣不忠,人际关系差。

  • 不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的消极后果,也不从中吸取教训。

  • 不尊重法律,经常做出违反法律的行为,比如说盗窃等行为。经常欺诈以满足自己的乐趣或利益。

  • 做事冲动,经常事先无计划,突然做出决定,不考虑后果,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容易被激怒。

  • 攻击性强,经常攻击他人和参与斗殴。

  • 经常不顾自己和他人的安危做出危险的事情,而往往这种危险是可以避免的。

  • 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常表现为不能坚持工作以及不履行经济义务,如经常旷工、不偿还债务、不抚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等。

  • 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感:经常在做出对他人造成伤害、痛苦或其他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之后无悔过之心。

伴随症状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会伴随着酗酒或滥用药物、虐待他人、杀人和自杀的行为。

并发症

抑郁症、焦虑症

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人际关系很差,也会经常孤独,心烦易燥,导致抑郁、焦虑的症状的产生。

就医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不认为自己患有该病且需要治疗,往往是由于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而咨询专业人员寻求帮助。这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行体格、影像学等一系列检查以明确诊断,但是要与表演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 自己怀疑或身边朋友委婉说明有精神障碍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 出现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以及出现焦虑、抑郁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优先考虑去精神心理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症状是什么?

  •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的?

  • 最近有什么烦心、不顺的事情吗?在学习或工作中表现怎样?

  • 家族里面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吗?

  • 与常人的交流情况怎么样?

  • 平时容易生气吗?有打架、斗殴历史吗?有涉及法律或犯罪问题吗?

  • 财务状况怎么样?有欠款吗?有撒谎行为吗?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主要为了发现患者是否有精神科系统的症状缺失或者是增多,比如有没有肢体的无力、肢体的抽动等。

影像学检查

包括头部的CT检查或者是磁共振、脑电图、颈部的血管超声等。患者顶下小叶有明显的灰质体积增大,楔前叶白质体积增多等现象。

DSM-5诊断

可用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精神类疾病。

诊断标准

DSM-5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一种起自15岁以前的忽视或者侵犯他人权利的广泛模式,符合下列标准的3项或以上可诊断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不能遵守与守法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表现为反复从事可能遭到拘捕的活动。

  • 欺骗,表现为反复说谎,为了个人利益或快乐而使用其他的名字。

  • 冲动性或事前缺乏计划。

  • 易激怒和好斗,表现为反复的斗殴或攻击的行为。

  • 无视他人或自己的安全。

  • 一贯不负责任,多次无法坚持至始至终的工作行为或承担经济上的义务。

  • 缺乏同情心,对伤害、虐待或偷窃他人淡然视之或为自己寻找理由。

鉴别诊断

自恋型人格障碍

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都会存在固执,缺少同情心等的症状,但是自恋型人格障碍不具有冲动、攻击以及欺骗的特征,儿童期可没有出现过品行障碍,成年期没有犯罪行为。

表演型人格障碍

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都会存在冲动、行为缺乏考虑等的症状,但是表演型人格障碍更加倾向于引人注意、情绪夸大的特征,没有反社会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

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都会存在品行障碍、冲动的症状,但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情绪更加不稳定、攻击性较小、希望获得关注、关爱。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对他人淡漠、对朋友无信义,对伴侣不忠。

偏执型人格障碍

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都会存在反社会行为,但是偏执型人格障碍多出于报复的欲望而做出反社会行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乐趣而做出反社会行为。

治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以行为疗法或心理治疗为主,有时也会使用药物治疗,改善和稳定患者的自身情绪,患者治疗周期一般为长期持续性治疗。

治疗周期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治疗周期一般为长期持续性治疗,具体时间根据病情来决定。
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对症治疗,通常医生会开一些情绪稳定剂来治疗狂躁以及抑郁药物包括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等,或使用一些非典型的抗精神病之类的精神病药物,其副作用更小,对患者的精神症状的疗效更好,常使用的有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

手术治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并不总是有效的,如果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但患者本人并不承认自己患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会对心理治疗的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护理人员要了解哪些观念会激发或者强化患者的不良行为,通过改变问题行为背后的不良想法,进而改变问题行为。

  • 首先,引导患者工娱训练,根据兴趣爱好,制定具体培养方法。

  • 其次,为患者讲解行为矫正的目的与意义,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认知疾病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可以正确的认知自己的病态表现。

预后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因经过长期积极的综合治疗可治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是会存在意外伤害,患者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复诊。

能否治愈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长期积极的有效治疗,部分可能治愈,但总体疗效欠佳。

能活多久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治愈后对寿命没有影响,但是会存在意外伤害。

复诊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复诊。

饮食
饮食调理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无特殊的饮食调理,日常注意合理健康饮食,注意加强营养,避免酗酒,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即可。

护理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属要监测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出现异常行为要及时制止。在平时要加强心理护理,家人可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不适当行为,提高患者的社会责任意识,特别是发现患者出现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制止。

日常护理
  • 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待儿童要宽容与耐心,避免体罚与虐待。

  • 家庭关系恶劣的,要减少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

  • 对于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者,积极采用厌恶疗法。

  • 引导、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对人际交往中不符合规律的事情进行反思,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

  • 对待患者的不合理行为,家属要进行适当的提示,不可打骂。

特殊注意事项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会存在自杀和伤害他人的行为,需要对患者进行强制性的管理,努力控制患者的违法行为。

预防

对孩子要从小进行正确的教育,如强化道德法制的教育,建立良好的社交模式,父母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多交流等措施,预防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发生。

预防措施
  • 对高风险的孩子进行早期、有效、合理的行为矫正训练。

  • 重视孩子适应社会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 对青少年强化道德、法制和情感的教育,增强他们对这些的认知。

  • 对于孩子,父母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要过度的进行打骂和保护。

  •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社交模式。

  •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多交流,培养孩子优良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哲,付丽,彭咏梅,蔡蓉,周世杰.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虐待、依恋与反社会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

[2]徐凯文,王雨吟,李松蔚,曹广健,官锐园,刘忠兆,李世杰,左月侠,苗红熠,钱铭怡.心理创伤、共情缺陷与反社会人格障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

[3]关慕桢,廖扬,任慧娟,刘旭峰.反社会人格高危人群反应抑制的ERP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

[4]李献云.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的价值[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7.

[5]王萌.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1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