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肾癌

本词条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泌尿外科 杨建林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肾癌是因肾实质泌尿小管不同部位上皮细胞癌变所引起的恶性肿瘤,其病因与肥胖、吸烟、高血压、长期服用激素类及解热镇痛类药物等有关。随着疾病发展,可引起血尿、腰痛、腰腹部肿物及高血压、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局部或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骨痛、骨折、咯血等症状。肾癌是我国成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40~60岁。肾癌的预后与肿瘤的期别、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的部位及病理类型有关。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肿瘤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Renal carcinoma
疾病别称
肾腺癌、肾细胞癌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副瘤综合征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血尿、腰痛、肿物

好发人群
50~70岁的中老年男性、慢性高血压患者、肥胖症、长期服用激素及解热镇痛类药物的人群
常用药物
重组人干扰素α2b、重组人白介素-2、贝伐珠单抗
常用检查
B超、CT、磁共振成像(MRI)
疾病分类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是2016年WHO第四版肾脏肿瘤分类标准,分类如下:

肾细胞癌

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又分为以下几种:

透明细胞癌

最常见的肾癌病理亚型,约占肾癌的60%~85%。

乳头状肾细胞癌

约占肾癌的7%~14%。其发病年龄、性别、男女发病率比例、症状和体征与肾透明细胞癌相似。

嫌色细胞癌

占肾癌的4%~10%。平均发病年龄60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与其他肾癌亚型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少见肾细胞癌

包括MiT家族转位癌、获得性囊性肾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相关性肾细胞癌、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等。

肾盂癌

相对少见,约占肾肿瘤的7%~8%,多发于50~70岁男性。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吸烟,病理上以移行细胞癌为主,占90%以上。

肾母细胞瘤

又称Wilms瘤,占肾肿瘤的5%~6%,是小儿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高峰为3~4岁。

肾脏肉瘤

十分少见,癌细胞起源于肾脏的血管或者结缔组织。

按病理学(Fuhrman分级)分为:

1级

癌细胞具有小而圆的深染核,染色质模糊,无核仁。

2级

癌细胞稍大,染色质较清楚,高倍镜下一些细胞内可见核仁,但不显著。

3级

癌细胞更大,以核仁明显为特征。

4级

类似3级,但核呈多形性,多分叶及巨大核仁。

病因

肾癌的具体病因至今未明,不同类型病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服用激素药物以及基础疾病是导致肾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好发人群为中老年吸烟男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等,诱发因素为放射性刺激或者其他肿瘤疾病。

主要病因

吸烟

吸烟与肾癌关系的研究较多,主、被动吸烟均可增加肾癌发病风险,戒烟超过30年者的肾癌发病风险减少50%,长期戒烟者与不吸烟者发病风险相似。

饮酒

总饮酒量与肾癌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适量饮酒(尤其绝经后女性)可降低肾癌发病风险。

激素及药物

化学物质在人体内可能引起癌变,速效利尿药可能是会促进肾癌发生发展。滥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尤其含非那西丁的易发生肾盂癌。

其他基础疾病

糖尿病人比无糖尿病者更容易发生肾癌,肾癌病人中15% 有糖尿病,为正常人群有糖尿病人数的五倍。身体质量指数(BMI)≥25kg/m^2,高血压和泌尿系结石也是肾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遗传性因素

大部分肾细胞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2%~4%,多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在家族中遗传。

诱发因素

放射因素

放射性污染物如游离的α、β、γ照射可能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而引发肾癌的发生。

其他肿瘤

原发癌之后肾癌的发病风险增加。

工作中接触有毒物质

职业暴露于三氯乙烯、石棉、多环芳香烃等物质有可能增加患肾癌的风险。

遗传因素

有肾癌家族史的人可能更容易诱发肾癌。

流行病学

肾癌在我国泌尿系统肿瘤排名第二,仅次于膀胱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4%,占小儿恶性肿瘤的20%~2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 与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肾癌发病率资料比较,我国肾癌发病率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但 1988~2002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 黑种人相对于白种人、西班牙人和亚洲人的发病率更高、生存率更低,但是局限性肾癌更多,且黑种人比其他种族患者的平均诊断年龄低。另一方面,亚洲人较其他种族的发病率更低、生存率更高。男性发病率大约是女性的两倍,且生存率更低。

好发人群
  • 50~70岁的中老年男性。

  • 有长年吸烟史饮酒史的人群。

  • 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及泌尿系结石患者。

  • 患有肥胖症的人。

  • 长期服用激素及解热镇痛类药物的人群,免疫系统受损人群如艾滋病患者。

症状

肾癌的典型症状是“肾癌三联征”,即经典的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但其在临床上出现概率较小,多数患者就其中一项前来就诊。30%患者出现副肿瘤综合征,表现为贫血,高血压,体重下降等,近年来无症状患者发现率逐年上升。其他症状包括贫血、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等,并发症为副肿瘤综合征。

典型症状

血尿

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肾癌较常见症状,易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全程性肉眼血尿。

腰痛

多为腰部钝痛,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肿瘤的生长导致肾被膜张力增加,也有可能是肿瘤晚期侵犯浸润周围脏器组织所导致。

腹部肿物

肿瘤生长体积较大时发现,质硬、触之无痛,可随呼吸上下浮动。

其他症状

贫血

肾癌致骨髓的造血功能下降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所造成。

高血压

主要由肿瘤压迫或肿瘤内动静脉分流所致肾素生成过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多度激活。

红细胞增多症

肾癌肾皮质缺氧,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致红细胞生成增多。

消瘦

肾癌患者大部分会出现消瘦的临床表现。

并发症

临床表现不是由原发肿瘤或转移灶所在部位直接引起,而是由于肿瘤分泌的产物间接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机体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被称为副瘤综合征。肾癌患者副瘤综合征发生率约30%,表现为高血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红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凝血机制异常等。出现副瘤综合征的患者预后更差。

就医

肾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当出现血尿,无明显诱因的体重减轻,腹部无痛性包块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具有高风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等的群体。肾癌依靠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需要注意与肾囊肿、肾错构瘤、肾腺瘤等相鉴别。

就医指征
  • 高风险因素人群(肥胖、高血压等人群)尤为注意,一旦出现血尿、无明显诱因的体重减轻等,需及时就医。

  • 当出现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无痛性腹部包块随呼吸上下浮动或近期体重无诱因明显变化者需及时就医。

  • 当确诊为肾癌患者,出现咯血、骨折,恶病质患者请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患者优先考虑就诊于泌尿外科。

  • 若肾癌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优先于肾内科就诊。

  • 若肾癌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可考虑肿瘤科。

医生询问病情
  • 为何前来就诊?

  • 血尿时候痛不痛,是间歇血尿还是全程血尿?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血尿、腰痛、腹部包块等)

  • 是否还有其他症状?(无力、贫血、体重下降等)

  • 既往有无吸烟史、肿瘤史和手术史?

需要做的检查

B超

肾脏超声可发现肾内细小的占位病灶,可精确到1cm以上,易与其他肾脏疾病区分开来,其典型征象为肾实质内的圆形、边界清晰的团状回声,低回声占位灶较多。

CT

较B超更为精确,可发现肾内5mm病变,可显示肿瘤与其周围组织的侵犯关系,影像学中较为可靠。

磁共振成像(MRI)

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较CT更为准确,可确定肿瘤通过淋巴结转移情况。

尿常规

40%~60%的肾癌患者出现血尿,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多数为无痛性血尿,尿内有时还带血丝,大多数病例血尿的出现是因为肿瘤侵入肾盂、肾盏而引起的,一般只见红细胞增多,蛋白与白细胞不多。但血尿的发生不是肾癌的早期症状,而是病变发展到晚期的症状。另外,尿常规完全正常,也不能除外肾脏肿瘤。

血常规

血常规异常可表现为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约见于30%的病例,可在肿瘤切除后可恢复正常。

血沉

肾癌患者往往血沉加快,这与贫血及发热有关,合并发热和血沉增快者预后差。

肝功能

肾癌患者肝功能改变包括碱性磷酸酶升高、胆红素升高、血浆清蛋白以降低。

血钙

肾癌患者能分泌一种溶骨因子,促使骨吸收,致血钙增高,肾癌切除后症状迅速解除,血钙亦恢复正常。

血C反应蛋白(CRP)

肾癌患者出现急性反应物质的上升,主要是CRP的升高,多见于肿瘤发育迅速时,血清CRP测定结果阳性时对肾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肾肿瘤穿刺活检

能为影像学不能诊断的骨肿瘤提供病理组织学依据。

诊断标准
  • 患者有肾癌的典型症状血尿、腰痛、有腹部包块,持续性腰部隐痛并伴有贫血、血沉加快等其他全身表现。

  • 影像学检查:肾脏超声表现肾实质内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团状回声伴较多低回声灶。CT图像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占位,较大者肾皮质局部隆起。MRI肿瘤血管结构丰富,可见流空的瘤内黑色血管影,迂曲而扩张。

鉴别诊断

肾囊肿

肾囊肿可从通过影像学检查与肾癌相鉴别,但当囊肿内有出血或感染时,易被误诊为肿瘤。而有些肾透明细胞癌内部均匀,呈很弱的低回声,在体检筛查时容易被误诊为非常常见的肾囊肿。

肾错构瘤

肾错构瘤中有脂肪成分存在,临床上易与肾癌鉴别,B超示其内有强回声,CT示肿块内CT值为负数。

肾腺瘤

为良性肿瘤,临床上多数无症状,于体检中发现。因影像学技术等检查手段难以与肾细胞癌相鉴别,临床上多积极手术探查,术中病理检查以确诊。

肾脂肪瘤

比较罕见,多见于中年女性。起源于脂肪细胞,临床上多无症状,少数可出现血尿。应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多可确诊。

肾淋巴瘤

指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恶性肿瘤累及肾脏,引起肾脏损害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大、贫血和恶病质。男性多于女性,20~40岁多发。应用B超、CT、MRI等检查多可确诊。

治疗

综合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分期,根据cTNM分期制定治疗原则,依据术后组织学侵袭范围进行病理分期,从而制定术后治疗方案。治疗周期为长期持续性治疗。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以手术治疗为主,多选择根治性肾切除术。药物治疗通常用于肾癌的晚期治疗以及一些伴随症状的治疗。

治疗周期
肾癌疾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药物治疗

IFN-α(干扰素α)

适用于晚期及转移性肾癌,对干扰素α及其所含组分过敏史人群禁用。其药理机制如下:

  • 直接或间接抑制肿瘤细胞。

  • 调控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

  • 改变宿主和肿瘤之间的关系。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分解营养因子等抑制肿瘤发展。

IL-2(白介素-2)

适用于肾癌伴有癌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对于高热、严重心脏疾病、低血压、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肺功能异常等人群禁用。它通过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和诱导其它细胞因子而产生抗肿瘤。

贝伐珠单抗

可作为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肾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可延长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需长时间给药,患者一般对此类药物具有良好耐受性,但价格昂贵。

手术治疗

根治性肾切除术

目前公认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之一,切除范围包括:肾周筋膜、肾周脂肪、患侧肾、同侧肾上腺、区域淋巴结及髂血管分叉以上输尿管。其手术死亡率约2%,局部复发率1%~2%。

保留肾单位手术

根治性肾切除术会导致术后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如先天性孤立肾,双侧肾癌,对侧肾功能不全等。术后死亡率1%~2%,术后局部复发率约0~10%。

微创治疗

射频消融(RFA)、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冷冻消融等适用于不适合手术的小肾癌患者,如不适合开放手术、需尽量保留肾单位的患者,有全身麻醉障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作首选治疗方案。

肾动脉栓塞

对于全身反应较重、恶病质或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患者,可作为一种缓解临床症状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其可引起穿刺点血肿,栓塞后梗死综合征,急性肺梗死等并发症。并不推荐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预后

不同分期的肾癌预后往往具有较大差异,肾癌晚期的预后往往较差,但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疾病的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早期肾癌患者经过及时系统治疗可以痊愈,术后生存率可达97%。若发现比较晚,则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肾癌常见后遗症为肾功能不全、肾衰竭。T1、T2患者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T3、T4患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连续两年,第三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能否治愈

针对不同分期的肾癌,临床预后不同,Ⅰ、Ⅱ期肾癌的患者经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病灶未转移时,及时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可较大概率的恢复健康,甚至痊愈。Ⅲ、Ⅳ期的患者,及时通过手术或内科综合治疗,也可较大概率获得不错的术后生存率。

能活多久

T1a期

  • 肿瘤最大直径≤4cm,且局限于肾内。

  • 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97%。

T4

  • 肿瘤浸透肾周筋膜,包括侵及邻近肿瘤的同侧肾上腺。

  • 患者5年生存率为20%,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为5%~30%。若5年内肿瘤未复发,有较大概率患者已恢复健康,不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

肾癌本身就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会侵犯邻近的器官,引起器官的损害、或致命性的转移;除此之外,手术后也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不管是独肾还是正常的肾,部分切除或剜除都会对生活有一些影响;因为肾单位的减少,会引起肾功能的不全,甚至肾脏衰竭。

复诊

T1、T2患者

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

T3、T4患者

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连续两年,第三年每六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饮食

肾癌饮食调理的重点在于增加患者营养,维持患者的血糖血压稳定,不提倡喝酒,控制体重,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应注意营养搭配,增加热量和食物含氮量,饮食宜清淡。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以及优质蛋白,注意不要吃对肾功能有损害的食物。

饮食调理
  • 增加热量及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宜清淡,限制喝酒,忌辛辣等烧烤类食物。

  • 肾癌患者尽量不要饮酒。

  • 限制红肉,包括猪、牛、羊肉的摄入,尽量少吃红肠、罐头、腌制食品。

  • 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如蛋糕、可乐、肘子等。

  • 限制食盐的摄入。

护理

维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恐惧心理,针对性讲解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我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养成良好心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患者应该监测自己是否有发热、出血、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还要监测每日尿量、是否出现血尿等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术后应严格遵照医嘱执行以便于病情的恢复。

日常护理
  • 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休养氛围,家庭成员积极的帮助及扶持患者。

  • 对于癌痛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某些镇痛类药物的使用,缓解身体上痛苦的同时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等精神症状。

  • 患者要预防基础疾病,尤其是预防感冒,注意自我保护,养成规律的起居习惯,适度锻炼。

病情监测
  • 监测患者发热、出血、感染、胸腹腔积液、骨折等的发生。

  • 监测患者的每日尿量,以及是否有血尿等情况出现。

特殊注意事项
  • 术后首先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血压,脉搏,体温等,发现感染、出血等情况及时治疗。

  • 监测肾功能:监测患者术后24小时尿量,保证尿量1000ml/d,注意尿液颜色、性质,留取标本。

  • 体位:术后6小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给予半卧位,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

  • 引流管护理:留置导尿管6~7天,观察患者伤口是否引流通畅、引流液颜色、性质。若半小时内出血超过100ml,及时通知医师。

  • 患者留置胃管期间应禁食,排气后可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水肿及高血压者限盐,限制蛋白食物摄入量以及水的摄入量。肾功能正常且无高血压、水肿的患者,可以鼓励多饮水。

  • 注意监测患者的体温,定期翻身排痰。

  • 早期活动患者可以适度活动,有助于病情康复,以不引起患者不适为宜。

预防

肾癌必要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老年男性和具有肾癌高位因素的人群可通过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肾癌的早期筛查工作。预防措施包括制定合理的锻炼方案,避免接触有害的放射物、戒烟限酒、改善生活环境等。

早期筛查
  • 肾癌缺乏早期的诊断标准,对于中老年男性和具有肾癌高位因素的人群应尽早筛查。

  • 可通过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肾癌的早期筛查。

预防措施
  • 制定合理运动方案,控制体重,挥拍类运动和游泳运动是预防疾病的最佳运动方式。

  • 改善自身生活环境,保持居室及工作环境卫生状况及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聚集。

  • 避免接触有毒的化学物质,加强对雾霾的防护等。

  • 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戒烟限酒。

参考文献

[1]吴肇汉,秦新裕,丁强主编.实用外科学[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郭三维,董柏君,黄翼然.肾癌预后分析的研究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6(03):309-315.
[3]方祖军,燕翔,郑捷,杨醌,陈波,姚孟树,丁强,张元芳.肾癌的病理类型与预后的关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04):262-26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