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月经过少

本词条由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妇科 高芹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明显减少(经量少于5毫升),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小于两天,经量亦较少,月经过少影响了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对于生育年龄的女性而言,若未及时加以干预治疗,有很大的可能发展为闭经,同时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造成不孕的症状,即使怀孕也会因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和经血维持胎儿的生长发育,继而导致流产、胎死腹中的情况。

就诊科室
妇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Scanty periods
疾病别称
月经量少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不孕、色斑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或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明显减少

好发人群
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过度节食的女性
常用药物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孕激素
常用检查
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内分泌检查
病因

月经过少的原因较复杂,手术创伤、生殖道炎症、药物因素、卵巢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均可以导致月经过少,好发于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过度节食的女性等。

主要病因

医源性因素

包括各种宫腔操作及药物的影响。各种宫腔操作,包括人工流产术、引产术、诊断刮宫术、宫腔电灼术、宫腔镜、输卵管通液和造影等均有可能造成月经过少,是生育年龄女性最常出现的月经过少的原因。避孕药、抗精神疾病药物、某些化疗药物及雷公藤等免疫抑制剂,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导致月经紊乱、闭经等。

内分泌原因

内分泌原因指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出现问题,导致月经过少。主要包括卵巢功能低下或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席汉氏综合征、精神因素、运动因素、减肥、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上腺功能低下等。

器质性原因

子宫发育不良、盆腔结核、子宫内膜炎以及卵巢肿瘤,可影响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受到破坏,内膜分泌反应不良或影响到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可造成月经过少。

其他原因

主要指失血病史,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者。子宫内膜、卵巢血流灌注减少可能是导致月经过少的原因。还可能是由于作息不规律、经常性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原因所致。

流行病学

月经过少在月经异常疾病中的发生率约为8.8%,可能导致女性生育力下降,对女性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月经过少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

好发人群

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

避孕类药物能够抑制子宫内膜,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出现萎缩。而避孕药中的阿片类物质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从而引发性腺损伤,致使女性出现月经量减少,更为严重者会导致月经不调或者性功能障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好发于青春期,常见内分泌紊乱,以高雄激素血症和长期无排卵为主要特征,久之出现闭经、不孕。

过度节食的女性

过度节食者因为能量摄入严重不足,消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进而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

患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结核女性

由于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结核导致的子宫内膜应对激素的反应明显降低,也会出现月经量较少的情况。

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的女性

子宫发育不良又称“幼稚子宫”,是单纯性腺发育不良的一种,指青春期后子宫仍小于正常体积,常表现为月经初潮伴月经过少。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女性

甲状腺释放的激素影响下丘脑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卵巢的功能。

肾上腺功能低下的女性

肾上腺功能低下常见于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缺乏的激素合成酶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卵巢激素的合成障碍,造成月经过少。

严重贫血的女性

因长期贫血影响激素分泌导致月经异常。

症状

月经过少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明显减少,有时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腰酸、腹痛、阴道分泌物的量、颜色及气味异常等,其并发症主要包括不孕、色斑等。

典型症状

月经过少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明显减少(经量少于5毫升),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小于两天,经量亦较少。

伴随症状
  • 从月经初潮就表现出月经量少、痛经,甚至不孕等,需要排除是否存在先天的子宫发育不全、子宫颈口狭窄等。

  • 单纯出现的月经量少,无其他明显不适,需要考虑有无精神刺激、过度劳累,有无口服避孕药,特别是紧急避孕药。

  • 月经量少,颜色发黑,伴有消瘦、萎黄、苍白、乏力等症状。

  • 月经量少,伴有腰酸、腹痛,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需要除外宫内节育器的影响。

  • 出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周期性腹痛明显,伴有肛门坠胀感,多见于人工流产吸(刮)宫术所造成的宫颈粘连、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损伤等。

  • 伴随阴道分泌物增多、浆液性恶臭阴道排液,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消瘦、低热、盗汗、疲劳等全身表现,甚至不孕,应警惕子宫内膜结核。

  • 月经稀少伴随潮热、烦躁、情绪不稳、易激动、易紧张、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性欲减退、气短、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需要考虑是否因卵巢功能衰退所引起,同时也要排除是否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口服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 月经稀发甚至闭经,伴有多毛、痤疮、肥胖等表现,需要考虑多囊卵巢综合征。

  • 表现为闭经、泌乳、月经稀少、不孕、性功能减退、头痛、肥胖等症状,需要排除高泌乳素血症。

  • 伴有面色苍白、水肿、表情淡漠、全身皮肤干燥、脱屑、毛发脱落、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耳鸣、消瘦等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减退。

并发症

不孕

妇科疾病造成的月经量少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女性不孕。

色斑、暗疮

月经过少还会引发女性的暗疮,影响女性面部的美观,假如不及早诊治,不但影响美容,而且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就医

对于月经量少并有明显伴随症状如腰酸、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以便明确诊断,注意与先兆流产、宫外孕等导致的阴道出血相鉴别。

就医指征

对于月经量少并有明显伴随症状如腰酸、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的患者应立即就医,积极进行相应检查及治疗。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发现月经量改变多久了?

  • 月经周期是多久?经期持续几天?月经颜色?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腰酸、腹痛、不孕等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 是否使用过药物改善症状?

需要做的检查

妇科检查

了解是否有急、慢性炎症(主要指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上皮内瘤变等改变;了解子宫发育情况。

超声检查

评价子宫及附件的形状、大小、内膜厚度、肿瘤有无等情况。

诊断性刮宫

刮宫后的内膜活检,适用于内分泌异常,需了解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殖情况,有无排卵,有无结核、炎症等疾病。

宫腔镜检查

鉴别月经过少原因不可缺少的手段,观察子宫内膜情况、宫腔形态以及有无粘连、瘢痕、炎症,并可直视下选点进行组织活检,其敏感性高达98%。

内分泌检查

卵巢功能测定,对性腺功能紊乱引起的月经过少有诊断意义。

诊断标准
  • 典型的临床表现: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可初步诊断月经过少。

  • 根据既往病史、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等辅助检查可明确月经过少的病因,如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等。

鉴别诊断

妊娠相关疾病

月经过少首先要排除妊娠,主要指先兆流产、宫外孕等,出现妊娠早期阴道少量出血,妊娠合并异常阴道出血,容易与月经过少混淆,可通过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相鉴别。

经间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的出血量较月经量明显减少,易被误诊为月经过少,但经间期出血的发生时间在两次月经之间(或排卵期),可通过月经史以及临床表现相鉴别。

生殖道肿瘤

阴道少量出血,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最早症状,如晚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伴感染,可通过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相鉴别。

宫颈病变接触性出血

宫颈病变接触性出血无周期性,可见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急、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及宫颈癌等,可通过妇科检查,必要时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鉴别。

治疗

月经过少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针对主要病因的特异性治疗(药物或手术)和促进、维持第二性征发育并减缓症状的激素疗法,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治疗周期有所不同。

治疗周期
月经过少患者因自身不良习惯或相关内分泌因素所导致的经短期治疗即可恢复,若因多囊卵巢综合征一般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病因治疗
  • 针对月经过少的原因,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除给予达英-35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而减少卵巢雄激素的生成外,应给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二甲双胍类药物治疗。

  • 高泌乳素血症给予溴隐亭治疗。

  • 盆腔结核给予规范抗结核治疗。

  • 由全身疾病肝、肾、造血系统的疾病给予相应治疗。

  • 疏导精神应激引起的月经过少,低体重患者调整饮食,加强营养等。

药物治疗

周期疗法

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低下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的月经过少,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法,促使子宫内膜再生及修复。连续3~6个月经周期,是目前常规的治疗手段。常用的几种激素: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单纯补充孕激素、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促排卵治疗

氯米芬与雌激素竞争受体,促进脑垂体分泌卵泡雌激素及黄体生成素,诱发排卵。尿促性腺激素-绒促性腺激素主要用于克罗米芬无效的无排卵性疾病,是IVF-ET中卵巢功能低下的常用的促排卵方法。

手术治疗

宫颈粘连分离术

主要适用于因炎症以及宫腔操作等原因导致的宫颈粘连的情况。

宫腔粘连分离术

主要适用于因刮宫或者炎症引发的子宫宫腔粘连的情况。

诊断性的刮宫

主要了解患者子宫内膜的变化以及有无排卵情况等。

其他诊疗方式

主要适用于对于使用促排卵药效果不明显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中多采用创伤性较小的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保护卵泡,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因通过药物治疗而出现的卵巢过度刺激以及多胎等的问题。

中医治疗

可以使用熟地、川芎、当归、白芍、党参、黄芪、淮山药、茯苓、杜仲、川断、枸杞子、川楝子、橘叶、橘核、炒柴胡、枳壳、小茴香、没药、玄胡索、桂枝、附子、炙黄芪、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半夏、厚朴、苍术等药物。

预后

月经过少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可治愈且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同时不需要多次复诊,若因其他疾病导致的月经过少症状,预后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复诊时间遵医嘱而定。

能否治愈

治愈情况要看具体疾病以及治疗后的效果。

能活多久

月经过少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若因其他疾病导致的月经过少症状,寿命要根据具体疾病、治疗效果、病情发展情况而定。

复诊

单纯性月经过少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复诊,若因其他疾病导致的月经过少症状,需要根据医嘱进行复诊。

饮食

月经过少患者注意多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勿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对身体有益处。

饮食调理
  • 宜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猪瘦肉、猪肝、鸡肉、兔肉、羊肉等、鱼类、豆类。

  • 忌食生冷寒凉的食品,如冻汽水、冻果汁、雪糕、冻西瓜等。

  •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月经量少的女性应忌食姜、酒、辣椒等辛燥食物。

护理

月经过少患者平时要注意经期内相关的护理,如注意保暖等,避免对月经量造成影响,同时需要监测每个月的月经周期以及量的变化,若因口服药等因素所致月经过少,建议更换避孕措施。

日常护理
  • 口服用药: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口服药物治疗结核病、甲状腺疾等,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 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

  •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 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

  • 要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洁、卫生,特别是在经期更要注意及时清洁阴部,防止感染。选择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的内裤,并勤洗勤换。

病情监测

月经过少患者要监测每个月的月经量及月经周期的变化。

特殊注意事项

因口服避孕药物或使用宫内节育器等原因导致的月经过少,可以暂时观察或者更换避孕方式,如使用避孕套。

预防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纠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如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绪,还要多锻炼,促进血液循环,积极治疗其他系统的疾病,同时需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相关妇科疾病。

早期筛查

女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妇科超声,每1~2年行一次宫颈防癌筛查。

预防措施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 避免过度节食减肥,合理饮食,征程每天足够的能量摄入。

  • 无生育要求时一定要严格避孕,避免不必要的流产,减少对内膜的损伤。

  • 注意个人生理卫生,禁止月经期同房。

  • 儿童时期要按计划接种卡介苗,结核活动期应避免妊娠,家里有结核患者时,要注意隔离。

  • 在进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治疗过程中要权衡利弊,注意对卵巢功能的保护。

  • 患有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发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陈茗. 月经过少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7.

[2]祝道富,耿会转,张平.月经过少的病因及治疗进展[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28(06):597-600.

[3]李冬华,吴洁.月经过少的病因与诊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12):885-887.

[4]金莎莎,王晓滨,刘歌,戴玉辉.月经过少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黑龙江科学,2016,7(17):15-17.

[5].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J].健康管理,2017(06):74-79.

[6]钟圆圆,李大剑.中医药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08):1191-119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