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颅内血肿

本词条由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徐庆怀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颅内血肿属颅脑损伤严重的继发性病变,继续发展容易导致脑疝。因此,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急性颅内血肿量幕上超过20ml,幕下10ml即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由于脑实质不能被压缩,所以调节颅内压作用主要在脑脊液和脑血容量之间进行。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急诊科、神经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Intracranial hematomas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脑水肿、脑疝、感染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一侧肢体瘫痪

好发人群
老年人、服用抗凝药物的人群
常用药物
甘露醇、尼莫地平、糖皮质激素、神经节苷脂
常用检查
头颅CT
疾病分类

颅内血肿按症状出现时间分为:

  • 急性血肿:颅内血肿出现临床症状在3日内。

  • 亚急性血肿:颅内血肿出现临床症状在3日以后到3周内。

  • 慢性血肿:颅内血肿出现临床症状超过3周。

颅内血肿按部位分为:

  • 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外血肿主要源于脑膜中动脉和静脉窦破裂以及颅骨骨折出血,血肿集聚在硬脑膜外形成的血肿。

  • 硬脑膜下血肿:指脑皮质血管破裂出血,血肿集聚在硬脑膜下形成的血肿。

  • 脑内血肿:指脑内血管破裂出血,血肿集聚在脑实质内形成的血肿。

病因

颅内血肿的主要病因是外伤,一般患者都有明确的头部受伤史,如车祸、摔伤、重击伤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病因,高血压患者血管因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脆性高,情绪激动或轻微外力可出现血管破裂造成颅内血肿。

主要病因
  • 头部受到暴力外伤后,如车祸、摔伤、重击伤等,脑膜中动脉和静脉窦破裂以及颅骨骨折出血。少数病人并无骨折,其血肿可能是头部受到暴力后,造成硬脑膜与颅骨分离,硬脑膜表面的小血管被撕裂,均可导致硬膜外血肿。

  • 硬膜下血肿大多由对冲性脑挫裂伤所致脑皮质血管破裂。脑内血肿常由枕部着力时的额、颞对冲性脑挫裂伤,引起脑皮质血管或脑深部血管破裂。

诱发因素

饮酒

饮酒后,酒精会引起患者血压增高,血管弹性变差,颅脑受到外伤后,容易诱发血管破裂,血液集聚造成颅内血肿。

情感冲动

强烈情感冲动导致血压升高,当血管受到外力冲击作用,容易诱发血管破裂,血液集聚引起颅内血肿。

流行病学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继发性病变,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

好发人群

老年人

老年人血管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血管脆性高,受到外力因素容易发生出血,导致颅内血肿。

服用抗凝药物的人

因为其他疾病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人,其体内凝血功能受到抑制,当出现暴力甚至轻微外力,由于凝血机制不完善无法及时止血,容易发生颅内血肿。

症状

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一侧肢体无力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若患者病情严重,还可出现脑水肿、脑疝、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意识障碍

不同类型的颅内血肿,意识障碍的典型表现不同。硬脑膜外血肿可表现为伤后无意识障碍,待血肿形成后出现意识障碍,或表现为伤后一度昏迷,随后完全清醒或好转,但不久又陷入昏迷,硬膜下血肿和颅内血肿,则表现为持续性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加重。

头痛

颅内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头痛,表现为患侧或全头痛,可以为钝痛、胀痛。一般脑膜刺激引起的症状较轻。

恶心、呕吐

表现为恶心、呕吐等颅压增高症状,呕吐物通常为胃内容物,体位变化如低头可能诱发恶心、呕吐。

一侧肢体无力

表现为伤后立即出现的对侧肢体无力,肢体无法抬离床面,甚至无法平行移动。

瞳孔改变

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应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的重要征象之一,瞳孔散大多出现在血肿的同侧。

生命体征改变

血压出现代偿性增高,脉压增大,脉搏徐缓,充实有力,血压升高和脉搏见面常较早出现。

躁动

常发生于中间清醒期的后一阶段,即在脑疝发生前出现。

去脑强直

在伤后立即出现此症状,为原发性脑干损伤,如在伤后观察过程中出现,则为颅内血肿或脑水肿继发性脑损害所致。

其他症状

婴幼儿颅内血肿可出现前囟突出、贫血、休克等表现。

并发症

脑水肿

颅内血肿形成后,压迫临近脑组织,引起脑组织水肿,患者出现头痛加剧、恶心,甚至出现喷射性呕吐等症状。

脑疝

颅内血肿压迫脑组织,严重时导致脑干及小脑受压,引起脑疝,出现瞳孔忽大忽小、双侧瞳孔不等大、血压不稳、心率增快等表现,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

由于昏迷、卧床等原因,患者痰液不易咳出,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长时间卧床,也可能出现皮肤感染,出现褥疮等并发症,表现为局部皮肤水疱、破溃、坏死、发臭等。

就医

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应警惕颅内血肿发生,出现机体任何不适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颅脑CT等检查,排除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可能性,以确诊是否为颅内血肿。

就医指征
  • 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应警惕颅内血肿发生,出现机体任何不适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头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部分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外科。

  • 出现昏迷、血压低、心率快、呼吸节律紊乱等症状,可紧急就诊于急诊科。

  • 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意识清楚、病情稳定,行头CT证实出血量未达手术指征者,可去神经内科。

医生询问病情
  • 目前有什么症状?

  • 发病之前是否有诱因?

  • 这些症状是最近出现的吗?

  • 是否受到外伤?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病史与体格检查

病史包括头部受伤史,伤后当时清醒,随后昏迷,或出现有中间清醒期或持续性昏迷等意识障碍过程。临床体格检查应包括整个神经系统、心肺腹查体,以及视觉、听觉检查等。

头颅CT

CT扫描不仅可以直接显示硬脑膜外血肿,表现为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双凸镜形或梭形高密度影。硬脑膜下血肿表现为脑表面与颅骨之间,有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影。脑内血肿表现为脑挫裂伤区附近或脑深部白质内,类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还可了解脑室受压和中线结构移位的程度,及并存的脑挫裂伤、脑水肿等情况,应尽早做CT检查,并随时复查CT。

颅骨X线平片

确定有无骨折及其类型,判断可能出现的损伤情况,利于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头颅MRI扫描

一般较少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对于亚急性、慢性血肿和脑水肿的显示,MRI常优于CT。

头颅CT扫描

诊断颅脑损伤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准确判断损伤的类型及血肿的大小、数量和位置。

诊断标准

颅内血肿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出现意识障碍及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结合头颅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颅内血肿。

病史

通过询问病史了解头部外伤史、伤后当时清醒,随后昏迷,或出现有中间清醒期或持续性意识障碍的过程。

典型表现

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瞳孔改变、生命体征改变等表现。

影像学检查

结合头颅CT、X线、MRI等检查,明确颅脑损伤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脑梗死

指由于颅内血管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导致局部供血区脑组织失去血液供应发生梗死。通常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干梗死可以出现昏迷及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进行头CT检查可以鉴别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

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呈胀痛或爆裂样疼痛,难以忍受,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意识障碍,行头颅CT检查可明确鉴别。

治疗

颅内血肿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对于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应积极手术治疗,防止出现脑疝,争取达到最好的疗效。同时要密切关注病情,加强对已产生的昏迷、高热等病症的护理和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以避免对脑组织和机体的进一步危害。

治疗周期
颅内血肿的患者需要短期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轻,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硬膜外血肿血肿体积<30ml,厚度<15mm且中线偏移<5mm的患者,可以在神经外科密切观察及多次CT检查前提下,采用保守治疗。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的患者,如果病情稳定也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

甘露醇

甘露醇被认为是缓解颅内高压的主要药物之一,20%的甘露醇能迅速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具有确切的降压作用,但对于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大量受损的严重脑挫裂伤患者,使用甘露醇可能会提高脑容量、诱发脑疝。因此需合理应用甘露醇,并在使用过程中提高警惕。

尼莫地平

作为一种钙离子拮抗剂,能阻断膜上Ca2+通道的开放、减少Ca2+内流,从而发挥其抑制平滑肌收缩、解除脑血管痉挛、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脑微循环、保护脑神经元等作用。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在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血脑屏障功能、保护脑组织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目前主要用于控制颅脑创伤后炎症反应及继发性脑水肿的发生,但大剂量应用会出现高血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神经节苷脂

一种营养神经药物,在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改善受损神经元及促进轴索修复、再生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手术治疗

对于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重,硬膜外血肿血肿体积≥30ml,厚度≥15mm或中线偏移≥5mm的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其方法包括钻孔引流术、去骨瓣或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脑膜中动脉栓塞技术等。硬脑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患者,如颅压增高显著,病情进行性加重,也应考虑手术。

钻孔引流术

主要适用于血肿体积小、液化较完全、范围较局限,且血肿密度较均匀、无新鲜出血或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具有创口小等优势。

去骨瓣或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其具有可在直视下操作,手术视野清晰,可将颅内血肿完全快速清除,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带来压迫的优势。同时可彻底止血,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尤其对于术前合并脑疝或术中脑肿胀患者,可随时将骨瓣取出,有助于最大程度减少脑组织压力。但该手术的不足在于手术创口较大且操作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对患者周围脑组织损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大,不利于其恢复。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手术骨窗开口直径仅为2.5~3.0cm,在内窥镜直视下选择适当的进入路径即可将血肿清除,与传统大骨窗开颅手术相比,该手术作为微创手术可直接避开大脑表面的重要血管及功能区域,有效减少了各类不必要的脑损伤。对于大多数HICH患者来说,早期行该手术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患者死亡率较低。但该手术的缺点在于,相对于大骨窗开颅术,该手术减压效果较弱,因此,该手术对严重脑水肿患者不适宜。

脑膜中动脉栓塞技术

其可以对硬脑膜外血肿扩大前进行预防性治疗,已经形成巨大血肿后进行干预性治疗,以及硬脑膜外血肿手术后复发进行补救性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不仅可解决手术治疗的一系列并发症问题,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减少了住院时间和急性血肿扩大的风险。但在硬脑膜外血肿中,血管内介入治疗仍然以补救治疗为主。

其他治疗

针灸治疗

部分患者恢复期常会出现偏瘫及肢体活动功能障碍,针灸治疗可促进肢体康复。

亚低温治疗

可降低脑氧耗,减少脑组织乳酸沉积,降低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脑水肿,减轻创伤后脑组织炎症反应,降低Ca2+内流,减少内源性毒物如乙酰胆碱、儿茶酚胺、兴奋性氨基酸等对脑组织的损害,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营养支持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往往存在代谢率增高、能量消耗增加、蛋白质分解增多及低蛋白血症等状况,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则会加重机体各器官组织的损害,提高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纠正颅脑损伤患者代谢紊乱、提高抵抗力、减少并发症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降低病死率。

预后

大部分颅内血肿患者通过手术、药物等治疗可以缓解,脱离危险。但是伴有较严重的脑损伤的患者,出现脑疝、脑干不可逆损害等并发症时,死亡率较高,部分患者会遗留肢体瘫痪、智能损害或者认知、记忆障碍。

能否治愈

对于颅内血肿较小,脑损伤轻微,伤后无明显意识障碍,病情稳定的患者,经治疗后可以治愈;对于颅内血肿较大,伴有较严重的脑损伤的患者,出现脑疝、脑干不可逆损害等并发症,难以治愈,死亡率较高,且一般都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的并发症。

能活多久

对于颅脑损伤轻微、病情稳定患者,经治疗后痊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本病部分患者会遗留肢体瘫痪、智能损害或者认知、记忆障碍。

复诊

颅内血肿诊断明确,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之后,应定期遵医嘱复诊,开始可每2周复诊,复查头颅CT,监测颅内血肿吸收情况、脑组织损伤及水肿恢复情况,病情稳定后复诊间隔时间可延长。

饮食

对于颅内血肿的患者,应保持合理饮食,全面均衡营养,保证营养供应。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或采用鼻饲肠内营养支持。

饮食调理
  • 颅内血肿患者宜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宜进食高蛋白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肉类、蛋类、鱼、水果及各种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 颅内血肿患者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以食用米粥之类的流质食物,然后逐渐由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普食,禁忌烧烤、辣椒、油炸食品等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护理

颅内血肿患者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从生理上、心理上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抵抗能力、减少肺部感染、皮肤感染等并发症,还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日常护理
  • 保证周围环境清洁卫生:尽可能减少亲属探视次数及时间,保证周围环境舒适与安静,避免出现感染事件。

  • 定时翻身及擦拭身体: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防止肺部感染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定时擦拭身体,保持身体清洁、干燥,同时要加强对患者口腔的清洁。

  • 注意康复训练:加强患者语言和肢体的训练,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语言功能恢复,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训练强度及时间,循序渐进的帮助患者改善认知与运动功能,促进身体康复。

病情监测

复诊时进行头颅CT检查,监测颅内血肿吸收情况、脑组织损伤及水肿恢复情况,并可以与之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心理护理

颅内血肿术后患者,在病情恢复过程中常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及偏瘫、失语等症状,要增加与患者沟通的时间与次数,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为患者介绍成功病例,增加其信心。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理,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

特殊注意事项
  • 要保持患者头部敷料干燥,防止伤口感染。

  • 头颈部枕冰枕或戴冰帽,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以减轻脑水肿,减少头部伤口渗血。

预防

由于颅内血肿的发病是外伤导致,所以对其预防主要是避免头部外伤,在路上开车或骑行时应遵循交通规则,避免车祸发生,对于高危职业,如建筑工人,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问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进一步进展,改善预后也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措施

遵循交通规则

在路上行驶时,要严格遵循交通规则,不闯红灯,系好安全带,缓慢行驶,不超速。骑电动车时应带好头盔,保护大脑,防止意外发生导致受伤。

安全施工

对于高危职业,如建筑工人,应带安全帽,避免在危险地点施工,时刻注意自身安全问题。

保持沉着冷静心态

在与他人出现意见不同时,切勿冲动,暴力解决问题,应保持沉着冷静,避免情绪激动导致冲突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孝平等.外科学(第九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50-470.
[2]吴江,贾建平等.神经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1-416.
[3]李占盟,刘志云.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治疗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4,(24):12-14.
[4]王恒禄,王超,李勐等.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4):217-221.
[5]肖陈洁.浅谈颅内硬膜外血肿的术后护理[J].特别健康,2019,(24):156.
[6]杨永锋,王凯,马思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8):6-10.
[7]张艳秋.探讨脑损伤及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4):222-223.
[8]朱佳欢.脑出血急性期临床护理的研究综述[J].健康必读,2019,(29):52.

相关问答